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83岁的老阿婆为什么能创造生 命的奇迹
2008年05月20日 08:40荆楚网 】 【打印

5月16日下午,一个83岁的老阿婆,为了寻找被埋的孙子,在废墟中用手摸到了还幸存着的小尚婷,此时,小尚婷已被埋90多小时。此前一天,救援队伍宣布映秀小学废墟里已没有活人,决定撤离。(5月19日《新京报》)

奇迹,真的是奇迹。被埋了90多小时,还能被救生还,特别是当救援队宣布此处已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我们又挽救了一条年幼的生命。

生命探测仪也有不准的时候。一方面人类掌握、运用科学知识并未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困在废墟里,被困人员的生命迹象十分微弱,生命探测仪极难探测到生命的信号。人们会对科学深信不疑,所以当生命探测仪宣告废墟里没有生命时,大家都会哀伤、绝望,丧失救援生者的信心。可是,老阿婆的事情告诉我们,即使生命探测仪探测不到生命,仍然可能会有生命在废墟下跳动,等待我们去救助。

不抛弃,不放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正是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简单朴实想法,老阿婆才不离不弃,坚持寻找被埋的孙子,才会意外发现生存者。如果每个人都象老阿婆一样,对那些宣布“死刑”的废墟,依靠最原始的人工搜索,再去从缝隙里摸一摸、探一探、喊一喊,那么是不是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小尚婷被发现、生还呢?

其实,许多生还的群众,并没有象老阿婆那样,执着地寻找孩子。在小尚婷被救的现场,当时就有许多家长烧孩子的衣物,以此送别。他们有的沉浸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中,有的对被困者生还不抱有希望,但是,如果真的有那微弱的生命,在废墟里苦苦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援救时,我们是先抢救生者,还是先告别亡者。

今天,离灾情发生已过了7天,全国各地人民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死者致哀。大家的目光正在从救灾向善后工作转移,这对那些尚有一丝生命气息的被困者来说,是不利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绝不轻言放弃”,当我们说出这些豪言壮语时,就要象老阿婆那样去行动,坚持找到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稿源:荆楚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许卫兵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