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默哀时找到了曾苦苦求索而不得的答案
2008年05月20日 08:39红网 】 【打印

从5月19日下午2点28分起,数以亿万人计的中国人,从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共和国总理,到部长、省长、将军;从教授、学者、医生,到工人、农民、士兵,无不悲切的垂下头颅,在汽笛、警报的鸣响声中,为四川大地震的5万名蒙难者致哀。

当我垂下头颅时,垂下平时竭尽全力维持着的自认为高昂并高贵着的头颅时,才蓦然地发现:低下头来,并不像我们所假设的并严加防范着不准其发生的那样有失尊严;不仅如此,低下头来,为人类的灾难低下头来、为生命的消失低下来,为遇难者不幸低下头来,让双眸凝视大地、让脸庞平行地表、让颅顶面对前方,其实,也是一种人性的高昂,也是一种灵魂的灿烂。

当我垂下头颅时,从2点28分开始,到2点31分结束,只有短短三分钟啊。在平时,不过是我们喝一杯水的功夫,抽半支烟的工夫,看一张报的工夫,发一条短信的功夫,可在此时此刻,却显得那样的噬人心扉,那样的漫长难熬;它长的,简直就像在黑暗中穿越了整整一个世纪。须知:彼时彼刻,在灾区,尚有许多鲜活的生命刚刚被救出,尚有许多顽强的生命在苦苦地等待。那么,为什么,我、我们,会觉得短段的3分钟如此漫长?那是因为,往日里我们对生活、对更加贪婪地生活,用心太多、太多,对生命、对生命的敬畏,思考的太少、太少。

当我垂下头颅时,我在想:我们以往是否太多地把人类的假想敌当成了人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请从“5·12”起吧,修正、改变以下我们防范目标:人类之间所有的纠葛与争端,甚至敌对与战争,在大自然的发力与灾难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与不值一提。也许,人类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自然,也不可能改变自然;那么,让我们一起研究自然、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吧,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尊重,使我们能够以最少、最少的生命代价,就可以换来与自然的同生、共处。

当我垂下头颅时,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举国为灾区的死难者默哀?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都是人,都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属灵特征;我们有相近的价值观念、相似的理想信仰;我们不是不会思考的沙砺、枯草,也不是仅仅满足于吃饱喝好的低等动物。恰恰相反,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追求,有共同的蓝天、土地。如果再具体点讲,我们同是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我们拥有同一个国度、同一个梦想;同时,我们也得担当同一种磨难。

当我垂下头颅时,我也找到了曾经苦苦求索而不得的答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历尽波折、坎坷、浩劫甚至灭顶之灾而不倒,那是因为:困苦面前,我们万众一心;灾难面前,我们坚韧不屈;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我们民族的血管里始终奔涌着无私、团结、友爱、勇敢的红血球;流淌着善良、勤奋、坚强、感恩的白血球!她,是一条无声的河,起伏跌荡、千回百转,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当我垂下头颅时,我坚信:我的头颅、我们的头颅,垂下,是暂时的;昂扬,是永久的!

我坚信:通过这磨难,13亿中国人一定会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百倍的努力,振兴中华,告慰亡灵!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孙振军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