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汶川大地震让日本速推校舍补强计划
2008年05月19日 09:15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

学校教学楼受损程度往往会成为日本政府判断当地受灾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准

四川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名可爱的生命。最令人心痛的是许多学校校舍倒塌,很多学生被夺走生命。这一分惨烈,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根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通报,截至14日,四川省各地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校舍倒塌6898间(汶川、北川等震中县及乡镇村庄信息尚不充分,数字未包括在内)。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教学楼倒塌,众多学生遇难,这一消息也给日本政府极大的震惊。5月16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

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

为什么日本会把学校作为第一避难场所?这要从1923年的那一场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的日本学校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结构,与现在中国部分农村学校的情况相似。但是,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规定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192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最新的建筑模式。从那时开始,学校便成为每一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自然也成为了地震后灾民的第一避难场所。

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避难场所,除了它有牢固的建筑和体育馆、教室等空间可以供灾民避难休息之外,还有两大功能,那就是:因为学校大多有操场,可以作为直升机的停机场,也就可以成为一个救灾中心。加上灾民都集中在学校里避难,所以也便于集中救助。另外一个就是成为受灾程度的判断基准。学校教学楼受损程度往往会成为政府判断当地受灾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准。如果教学楼都倒塌了,那就意味着这一场灾难严重得超乎想象。

13年前,神户大阪地区发生了7级地震,这一次地震造成了6434人死亡,其中也有几栋教学楼倾斜倒塌。由于地震发生时,刚好是早晨,学生们还大多在家,所以没有发生教学楼倒塌压死学生的惨剧。但是人们也很快地发现,私立学校的教学楼很少有损坏的迹象,而公立学校的教学楼却受损严重。日本文部省(中央政府教育与文化主管部门)经过调查发现,私立学校的教学楼的抗震强度几乎都超过了文部省规定的抗震基准,而公立学校在抗震设计和施工上,有一半学校没有达到文部省规定的基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个问题?调查后发现,日本的私立学校的收费要比公立学校高,教学质量也相对要比公立学校好,所以,私立学校很注重校舍的设计和抗震。而公立学校是由地方政府出钱、文部省适当补贴的办法进行建设的。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这些公立学校的校舍相对于私立学校来说,就要简单许多。

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不符合文部省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补强施工。但是,阪神大地震发生13年来,日本还有将近一半的公立中小学校的校舍依然处于“危房”状态。为什么这么多学校至今未能完成补强施工?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地方政府经费不足。

日本高知县安艺市有12所公立中小学校,该市从1995年开始对不符合新的抗震要求的学校进行补强施工,施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四层教学楼(日本政府规定中小学教学楼不得超过4层)的最高一层削减为“屋顶花园”,以减轻整个建筑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对整个大楼的外墙采用钢管(直径10厘米)穿插进行网状包裹。但是,由于一个学校的施工需要三年,费用约2亿日元(约1400万元人民币),因此至今还有5所学校依然处于“危房”状态。该市政府解释说,安艺市的财政收入年年下降,预算十分严峻,无法迅速完成全部校舍的补强施工。即使如此,安艺市市民对于市政府也没有多大的怨言,因为市政府大楼本身由于长年失修,多处出现裂痕,抗震率为零,十年前已经被鉴定为危房。

学校,不仅是日本人的教育场所,更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生命保护所。

[作者为(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徐静波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