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宇
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脚步甫一踏上日本国土,迎接他的是东京羽田机场的二十一响礼炮。最高规格的礼遇,相对十年距离的漫长,并不为过。中日关系,十年沉浮,今日终有暖春。
胡锦涛主席此行,是自1998年11月30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结束访日之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日,亦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二次访日。一衣带水,暖春的一步跨出得并不容易,其间冷暖,惟识者察之。十年一访的罕见,与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的胡锦涛首开先例对单一国家访问长达五天的罕见,正昭示中日关系的正道沧桑,正说明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历史客观。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访问,这是一次酝酿已久的访问。其中的波折与引起的猜测,足以成为十年来中日关系起伏的一个观照。1998年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并且经济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持续增长的十年,是日本经历经济衰退之后重新寻找全球政经定位的十年,中日关系以此为背景,展现出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从政府到民间的反复纠葛。中日两国都在全球化的状态中,进行调整与适应,中日关系的波折,是双方在一个新的战略环境中彼此再认识的过程。
2005年,中日关系跌入谷底。其主因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与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识,造成情感冰冻进而政治滑坡,但在经济方面,两国却进一步互相需要,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一贸易大国,从两国关系的大局着眼,中日两国在全球化中发展,注定彼此不能划洋为壑。这一点,即使在双方关系最困难的时候,亦在双方的思维中保留有相当认识。
此后,以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为中日关系转圜的起点,温家宝总理报之以融冰之旅,接踵而至的是福田首相的迎春之旅,双方的互动使中日关系的战略性得以明确。温家宝总理访日在日本国会演讲时,借用日本谚语说明中日关系的大局:“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福田首相称自己的访华之行为“梅花绽放之旅”,并借此表达对胡锦涛主席在樱花盛开时访问日本的期待,因为“梅花盛开是为了迎接不久之后绚烂的樱花”。尽管此后中日关系又经历了“毒饺子”风波,日本国内亦有媒体指责福田首相的对华政策“软弱换不来尊重”,但中日关系始终不乏知春之言。2007年9月10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在其离任招待会上说:“我对中日关系的前景始终是乐观的。”今年3月12日“两会”举行时,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记者提问时亦坚定地回答:“我听说日本的春天非常美丽,樱花等各种鲜花盛开,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希望胡锦涛主席在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去日本进行访问,访问不存在什么推迟的问题。”
十年知春,终于迎来了胡锦涛主席本人定义的“暖春之旅”。这个暖春,凝聚了中日两国有识之士的共识,这一共识,有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必须以全球化来规定自己的国际角色;另一方面,是日本必须以对待一个飞速成长、不可忽视的经济体的长远眼光来规定双方的依存关系。
西哲有言:当你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时,你对自己是又爱又恨。就中日关系而言,大概最是脱不出这一个范畴——彼此总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在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同时,日本也即将举办“八国峰会”,一个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中日关系当是彼此的需要。
作者:
晓宇
编辑:
陶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