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解读中国“大部制”改革
2008年01月03日 09:45光明网 】 【打印

“大部制”改革之我见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联合国制定了一个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政府机构标准,它包括十个领域:第一个是一般性公共服务,比如立法部门、执行部门、财务部门、税收部门、外交部门,任何公民都需要这种服务;第二个是国防,比较经典的是国防服务发展规划;第三个是秩序与社会安全,比如公安部门;第四个是经济职能,经济职能部门对中国来说一直是个比较重要的部门,市场经济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政府职能及政府机构的设置;第五个是环境保护;第六个是教育;第七个是卫生;第八个是娱乐、文化与宗教;第九个是住房与社区,主要是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或社区的福利设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第十个是社会保护,包括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搞“大部制”也好,搞内阁制也好,政府职能是一个关键指标。我认为,联合国制定的这个标准和我们国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一致的。构建服务型政府也好,科学发展观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政府这十项职能必须要履行好,但很多官员对政府究竟应该做什么不是很清楚。

目前国务院有28个部委,加上国务院直属局和直属机构等,共有66个部门。未来要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28个部委,要在66个部门范围内统筹考虑。而就是在这66个部门里边,各个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现象比较严重,除此之外就是管理漏洞。有些领域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都在管。比如说质检局、药监局和工商局,各自的职能交叉现象就很严重。我们搞“大部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实行“大部制”,必须要将转变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这无疑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对于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而言,要实现政府向“公共行政”转型,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而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也必须在机构改革中体现,否则“转变政府职能”就可能沦为“空口号”。政府机构改革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转变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改革相辅相成。如果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转变政府职能也很难。同样,离开了政府职能空谈政府机构改革,也无异于是空中建楼阁。

目前我们政府的任务、职能和定位以及政府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该说比以前要明确得多了。但是,现在老百姓讲的“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和住房问题仍然非常严重,这表明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刻与整个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我们历次的政府机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的改革,而我们即将实行的“大部制”,则正好适应了中国目前的这种趋势、社会现状和老百姓的需求。

中国政府机构设置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建立市场经济社会、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来界定政府的职能,进而界定政府的职能机构分支。这是中国政府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的政府机构设置,除了前面我所讲的机构设置和政府职能的重叠、交叉、漏洞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浪费严重。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的成本比较高,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直接的根源就是机构太多。因此,政府机构改革就应该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实现老百姓的愿望。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竹立家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