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十年罕见“从紧” 中国民生将如何?
2007年12月07日 09:06新京报 】 【打印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明年宏观调控的新思路,即“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其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提出,表明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胀压力增强的担忧。

可以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复杂的内外局面,而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将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并最终体现在民生状况的变化上。

就目前公众最关心的物价上涨问题来看,潜在压力还是很大,这也是因为此前很多“隐性”通胀因素逐渐在显性化。如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开始加快,油价上调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而公用事业改革也将不断加速,这些都使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构成现实的通胀压力。

其次,随着劳动者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展开,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在这些增加的成本推动下,一定时期内物价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货币政策从紧的最大功能,便是抑制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使物价上升不至于蔓延开来。如果能够使通胀率保持在一个较低范围内,这样的“温和通胀”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可以保证资源价格和工资回归到合理水平。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新京报社论   编辑: 吴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