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力有节地收复马岛可作中国收复南沙的参考
2010年02月21日 13:32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为战争双方的英国和阿根廷,一个是距马岛一万三千公里之遥一度称霸世界位于地球北端的日不落帝国,一个是与马岛毗邻的南美发展中大国,又是远途奔袭夺岛之争,与我国与南海诸国间的地理关系有些相似。因此,研究马岛争端、回顾一下当年英国在马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对于解决今日南海岛礁之争不无借鉴。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扼大西洋通往太平洋航道的要冲,距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在南美洲南端的东北方约480公里,距麦哲伦海峡东亦约同等距离。全境由索莱达(东福克兰)、大马尔维纳(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个小岛组成。阿历史学家认为马岛是1520年由葡萄牙人发现的。英国学者则认为英国航海家戴维斯1592年最先发现马岛。1690年,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最先在西岛登陆。十八世纪中叶,法、英先后在两个主岛上建立居民点并有少量驻军。1770年西班牙开始管辖群岛,但英国声称仍对群岛拥有主权。1820年,即阿根廷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四年后,阿宣布马岛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以最早发现为由声称马岛属英国,并于1833年1月武装占领马岛,阿驻岛总督被迫撤出。此后两国一直对马岛主权存有争议。过去世界地图该岛名下多标有“英阿争议”字样。1966年,阿、英就马岛归属问题开始谈判。1981年两国谈判破裂。

1982年4月2日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当时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和议会迅速作出反应,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迅速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乃至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4月3日,英内阁作出派遣特混舰队重占马岛的决策。根据战时动员法和4月4日战时议会签发的法令,征招大型商船民船作为后勤支援力量。英特混舰队舰船40余艘,载地面部队约4,000人,“鹞”式飞机20架和各种直升机45架,于4月5日分别由英国朴茨茅斯和英属直布罗陀启航驶往南大西洋。4月7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到达马岛后立即开始对马岛进行封锁。4月17日英国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马岛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25日,攻占南乔治亚岛;,由23艘军舰、20架飞机、2000名陆军组成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29日,舰队主力抵马岛水域。4月30日,英军开始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5月2日,英核动力攻击潜艇用鱼雷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4日,阿飞机以空舰导弹击沉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由18艘军舰和3000名陆军组成的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5月21日,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阿军进行抗登陆。阿飞机先后以炸弹击沉英护卫舰“热心”号、“羚羊”号和驱逐舰“考文垂”号,以空舰导弹击沉“大西洋运送者”号直升机运输舰(由商船改装)。但阿三军抗登陆作战并没有凑效。6月14日,英国攻占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守岛阿军停止抵抗,英国重新控制了马岛。

此战英军被击沉舰船6艘,击伤12艘,损失飞机30余架,伤、亡、被俘1200余人;阿军被击沉舰船5艘,击伤6艘,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被俘1.37万人。双方均损失十多亿美元。

马岛之战表明:

(一)除非割肉妥协,领土纠纷没有共同接受的交集,只有相互排斥方案,很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搁置争议的前提应是双方都必须没有占据的动作,否则只能兵戎相见。尤其是对方以实际行动蚕食抢占领土的情况下,就已经表明对方没有谈判解决争端的任何诚意,企图以实际行动造成既成事实逼我就范。

(二)领土争端应果断决策不可优柔寡断。当年阿根廷军队夺占马岛之后,英国人当日断交、次日作出派兵决定、三日内派出特混舰队,首脑表态,议会开会,高层决策,内政外交上下联动,那种毫不示弱快速采取行动的做法,使人觉得其领土神圣不容侵犯绝非虚言,气势逼人不容藐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则在2009年3月16日拜会了菲律宾参议长恩里莱,也只是“希望菲方不要进一步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

(三)收复失土解决争端是要面对风险和代价的。英国人是通过战争收复马岛的,双方都有伤亡,损失均达十多亿美元。21世纪的大国竞争是科技经济和国土资源的竞争。国土资源是皮,科技经济是毛。唇齿相依皮毛互附。南海不保将加重未来中国对印度洋周边资源依赖。

(四)被列国抢占的南海岛礁大多距我本土1000-2000公里之内,与英距马岛13000公里相比可谓咫尺,菲律宾与南美大国阿根廷相比形如鼠象。当年英国人能收马岛,为什么我们不能收黄岩诸岛呢?

(五)英国收复马岛有理有节,严格限制冲突范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也面对多国联动局面,比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占领可以占领的岛屿,然后步步为营节次通过战争或外交手段解决其他诸国所占岛礁问题。

(六)切莫惧“后台”自限手脚。不可否认南海诸国之所以敢挑战中国领土主权,是与背后大国势力的支持教唆有关,但从今天中国实力及南海诸岛的分量看,大国与中国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冲突规模可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召琢   编辑: 金亮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