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平洋司令称愿帮中国造航母 台当局集体噤声
2007年05月21日 10:12世界新闻报 】 【打印

资料图:中国舰载型歼10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想像图

分析认为,基廷的言论是否代表美政府立场已不是重点,关键是释放出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即基廷愿意在任内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深入发展。

上任前夕,基廷在美参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就指出,美国与正在兴起的中国军事力量发生冲突并不是预料中的结局,基廷的理念是,若美国能在与中国的频繁接触中,让中国了解美军的实力与意图,可以消解中美之间以及台海的潜在冲突。上任后,基廷还在国会奔走呼吁修改《2000年国防授权法》。这份于1999年通过的法案中含有多项反华条款,企图利用台湾、中国国防建设、中美科技交流、“间谍案”和防扩散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现在美国防部每年撰写的《中国军力报告》也是根据该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的。

美“对华接触派”声音正逐渐放大

有评论指出,基廷能够在访华期间,发出如此令外界震惊的话语,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变化,表明在美国军方“对华接触派”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掌握了话语权。

回想布什政府上台初期,五角大楼被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等“新保守强硬派”的领军人物所主导,在国防部内鲜有同中国进行接触的言论公开出现,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也处于停滞的状态,更因“撞机”事件而雪上加霜。此后发生“9·11”事件,中美军事交流关系随着两国整体关系的改善而出现转机,并在前美太总部司令法伦海军上将的竭力推动下,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近期以来,美太总部下属的军种司令部主官人选也发生了变化,像太平洋舰队司令已经由前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罗伯特·威拉德海军上将接任,空军司令也将由空军副参谋长钱德勒空军中将接任,此二人都是对亚太以及中国问题相当熟悉的专家。尤其是威拉德将军对中国具有比较务实的态度。

2001年初发生中美“撞机事件”时,还是海军少将的威拉德当时正在担任“小鹰”号航母打击群的指挥官。事件发生后,美军侦察机再次恢复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侦察飞行,当时美海军内部的强硬派建议“小鹰”号航母打击群前往南中国海地区,并起飞舰载战斗机为侦察机护航。但威拉德与当时美太总部司令布莱尔都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可能会引起美中之间更大的冲突。最终,美国防部没有做出如此的决定。

当然,值得警惕的是,在美国政界和学界,推崇“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进行遏制的还大有人在,他们的意见也在时刻影响着美国防部的决策。在美国政坛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曾经上过前线,打过仗的军人反而是“鸽派”,典型者如鲍威尔,相反那些文官则是咄咄逼人的“鹰派”,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拉姆斯菲尔德。也许经受过战火洗礼的人更希望和平。在美国“文人治军”体制下,“鹰派”人物影响力依然无法回避。

借机了解中国军力?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航母的建造已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需要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行业的密切合作,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考验。不仅如此,航母的建造还将对国家的财政、对地区战略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政府依然在就是否建造航母进行认真的论证,还未做出最终的决策。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