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共国际师”是国际共运史上一个重要的国际联合组织。它于1919年11月在柏林秘密成立,由第三国际领导,当初有14个国家参加,后来在56个国家建立了支部。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团组织成立后,也加入其中,组成了“少共国际师”支部。
与其他国家的青年组织战时只是参加后勤、游击等工作不同,“少共国际师”中国支部成建制地加入红军的作战序列,并且在反“围剿”和长征中,表现出了一种年轻人才有的朝气和战斗精神。
少共国际师政委17岁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这是解放军昔日的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上将的诗句。这首题为《忆少共国际师》的诗,将人们引向了昔日火热斗争的岁月。
1932年,红军中最早的少共国际部队出现在陕北根据地,当时陕北红军中建立了第一个少共国际营。第四次反“围剿”后,蒋介石重新调集重兵准备第五次“围剿”。红军总部收到各方面的情报表明,第五次“围剿”的规模和敌军兵力将远远大于前四次。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
到1933年5月,为抵御大兵压境的敌人,红军决定将原来负责游击、后勤的少年组织起来成为正式的战斗部队,于是红一方面军开始组建少共国际师,此外,红四方面军和红六军团也建立了少共国际团。
1933年8月5日,少共国际师誓师大会在江西宁都隆重举行。6700名少年先锋队员手持土枪、梭镖和大刀,排着整齐的队列,高唱着《少共国际师出征歌》,光荣地加入了红军。
“少共国际师”是真正的“红小鬼”组成的部队,当时全师的兵力大约为8000人,战士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有不少是十四五岁的“红小鬼”。一些人入伍时还没有枪高。少共国际师第一任师长为吴高群,也不过20岁出头。第一任政委冯文彬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而接替他的萧华只有17岁。萧华听到任命后有些忐忑,于是去找当时的红军总政委周恩来,请教这个政委怎么当,结果周恩来哈哈笑着说:“年轻人指导年轻人更有朝气嘛!”
作者:
黄东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