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推动中国加速地震监测卫星的研究
2008年05月26日 11:14中国航天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卫星]


俄罗斯2001年发射的地震卫星

2008年4月29日,北京铁道大厦。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等130余人,就我国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那一天,他们中或许没有人意识到,地震这个幽灵正在悄然生成,更没有人料到,就在13天后,中国3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地质灾害突然袭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但地震预测长期以来都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大量的观测事实显示,在多数大地震发生前,均在震中及其邻区发现过大量与电磁波有关的异常现象。据此,许多国家开展了地震电磁卫星的探索研究,以期将其作为监测地震灾害的手段之一。近日,记者就地震电磁卫星的研究发展情况,采访了有关卫星专家。

前苏联先行一步 曾监测地下核爆

据专家介绍,早在1964年,前苏联科学家在分析该国发射的Aloute卫星观测资料时,就发现了卫星电磁观测在强地震前的异常现象,这一现象被随后发射的多颗卫星反复观测到。因此,最先利用太空中的卫星监测电磁异常的国家,正是冷战时期的前苏联。因为地下核试验产生的强震同样会引起电磁异常。前苏联为了监测有关国家地下核试验的情况,在冷战时期发射了多颗可监测电磁异常的卫星。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前苏联科学家提出建立地震前兆全球监测卫星系统的设想。该系统的目标是对特定地区上空的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体特征等长期监测,在震前2小时~48小时做出预报。按照科学家们的设想,这一系统由20颗微型中低轨道卫星、地面接收网络和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组成。地面接收系统将信息传递到地震预测中心,中心再将地震卫星信息与地面传统地震监测得到的信息相结合进行地震预测。但是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经济实力的下降等原因,该系统建立进程缓慢。俄罗斯先后于1999年、2001年、2006年发射了3颗卫星,用来探测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变化信息,探索地震预报信息和预报技术,研究与地震、火山和其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有关的电离层、电磁和等离子体变化等前兆。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