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军方首度回应自造航母、海外军事基地等话题
2007年02月15日 13:48南方周末投票数: 顶一下  【


中国未来战斗机想象图

-高端访谈

-中国军方新闻为何高频亮相;

-从“防御性”到“积极防御性”的背后有何变化;

-中国该不该拥有航空母舰;

-中国军事透明度有何变化;

-军费开支都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要不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军方新闻”高频亮相,几乎每条新闻都有巨大解读空间。

2006年岁末,中国发布国防白皮书,白皮书若干表述令外界关注。

几乎与此同时,空军歼10战机亮相,外界言说纷纭。

1月8日,中国统领国防科技工业计划的部委———国防科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其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说“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

日前,本报记者就中国当前国防政策、歼10型战机、中国的航空母舰问题、中国进行的外空实验,以及解放军军费投向等问题,专访了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少将张邦栋。

在访谈中,张邦栋多次表示,外界误读了中国的相关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的调整

2006年底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一方面说中国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又指出这种防御是“积极防御”。白皮书还明确提出:海军要“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

记者:“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两者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的国防政策本质?

张邦栋: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和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并不矛盾。

总体来说,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中国不会进攻任何一个国家,不会在世界上谋求霸权,不会和任何国家建立军事同盟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中国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对外宣示与严格践行的。

应该说,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中国的一个基本政策。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