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正文
探索和开创富国与强军统一之路
2008年10月21日 23:13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打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深刻总结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大力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伴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和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党中央、中央军委制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指导原则,大幅度压缩国防费支出比例,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为在新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上世纪末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形势、祖国统一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等新情况,提出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国防费投入。胡锦涛总书记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后,进一步把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把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2002年到2007年,国防费支出从1707.78亿元增加到3509.21亿元,净增1801.43亿元,增长幅度近106%。国防费支出的逐年增加,虽然主要是对过去一些年国防费增速较缓的一种补偿性增长,其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却有力地推进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着眼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认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军队历史使命,完成了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重大任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成效落实到军事斗争准备上,把军事斗争准备融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中,大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是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军队历史使命,要求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加强和协调推进军队建设,努力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体制。胡锦涛同志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顺应了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趋势,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需要,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规律,开辟了党和国家军事指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对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国防建设指导方针,是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指出了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根本途径。“军民融合”要体现在国家整体战略上,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战略相适应,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布局与进程,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军民融合”要体现在资源合理配置上,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军队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兼容发展,提高国防资源的使用效益。“军民融合”要体现在协调运行机制上,要在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军事教育、军事人才、军队保障等方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中国古代“兵圣”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从这一高度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