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战车驾驶员为保持行驶稳定 夏天不开空调(图)
2009年09月20日 11:33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导弹装备车驾驶室里,战士们训练挥汗如雨。任建强 摄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题:1%的进步须100%的努力——第二炮兵某装备方队官兵训练掠影

张选杰、秦洁、任建强

“越练到最后,难度就会越大,官兵就越辛苦。”第二炮兵某装备方队一位负责人说,“要想取得1%的进步,就得付出100%的努力。”

其他训练成绩都很优秀的乘员王云飞,因喉咙先天原因,答词时声音沙哑,离训练规定有一定差距。

“再难也得改。”王云飞下起了苦功。除正常训练外,每天晚饭后,他都跑到操场上练吊嗓,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三伏天热,不仅要挨蚊虫叮咬,嗓子还经常喊得生疼,大脑也由于缺氧而眩晕。

汗水换来了成绩,1个月后,王云飞的沙哑音慢慢变得圆润,答词时越来越洪亮,让领导和队友刮目相看。

阅兵村风大,挂枪静站训练时,前后摆动的难题困扰着很多官兵,身体单薄的李若余也深受其扰。训练规定,摆动幅度不能超过2厘米,他却达到了3厘米。

为了缩小这1厘米的差距,李若余刻意加强体能训练,尤其注重锻炼腿部力量,每天晚上进行5公里长跑、蹲下起立、单腿深蹲。随着体能一点点加强,李若余的摇摆幅度也一点点减少,每天不断进步,现在已达到合格水平。

由于近视激光校正手术留下了“后遗症”,庞龙的眼睛遇风就变得红肿,且流泪不止。训练规定40秒不眨眼为合格,庞龙起初坚持不到10秒钟。于是,他每天对着阳光练,3个月下来,终于达到合格标准。

导弹装备车辆等速训练规定,200米内误差不超过0.3秒为优秀。

“90后”驾驶员刘美军,起初训练成绩为0.35秒。为提高成绩,他连续3周中午,放弃休息时间,坐在近60摄氏度高温的驾驶室里反复体会琢磨,拿捏油门用力幅度等,汗水浸透了衣服。在最近一次考核中,他的误差已控制在0.15秒左右,跻身优秀行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