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无人机] |
水下机器人在青岛海域进行浒苔探测
半岛都市报7月13日讯(通讯员车承轩 记者 孙丰欣 孟琳达)为尽快查清浒苔沉底情况,防止遗漏浒苔再次涌出海面,7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10余名专家教授和驻青海军某部官兵,在奥帆赛外围海域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浒苔探测。截至目前,军地携手共探测奥帆赛场和外围海域近20个点,航行海域200余海里,为进一步研究浒苔沉底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11日上午10时15分,船行至奥帆赛周围海域的探测点选择向阳的位置停稳后,10余名工作人员兵分三路,艰难地操作装备仪器开始进行探测。专家们先启动艇上的吊车,将水下机器人缓缓放到海面,然后手拿遥控器,“指挥”机器人在海面沿着指定路线作业。记者在船上看到,在动力装置的推动下,100多公斤重的机器人在海面前后左右来回“游走热身”,随后拖着一条长约200米的控制与数据电缆缓缓潜入水中。赵朝方教授告诉记者,这种水下机器人在水中的重量为零,水中水平运行速度为1节,水下机器人每次下水,都要跟人下水游泳一样,先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身”,“这次下水不仅要试验遥控和动力装置是否能正常运转,还要用机器人来监测海水水面的各种变化和数据。”
据了解,水下机器人通过水下三维运行和前后两个可摇摆摄像的水下摄像机,可以将海里观测到的各类海洋生物和海底动态进行摄录,海洋光学仪器探测的各种数据也全都能在船上安装的显示器里显示。记者看到,显示器里可以看到已经死亡的浒苔。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小组负责的光感监测仪和水深探测仪也下水作业,对所在海域的水深、风速、风向、水温、气温、湿度等水文情况进行探测。据专家介绍,这种光感监测仪主要是对所到达站位的水面太阳光和水下光进行探测,而水深探测仪主要是测量探测站点的水深情况,同步印证浒苔水体的卫星海色遥感测量结果,以保证浒苔遥感监测的可靠性。
据北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王磊政委介绍,经过一个星期的海上艰苦奋斗,截至目前,军地携手共探测奥帆赛场和外围海域近20个点,航行海域200余海里,为进一步研究浒苔沉底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背景资料
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大、失事率低、体积小、重量轻、动作灵活、工作范围大,并且节约经费。它们能在礁石、岩裂和井架中自如地穿行作业,能潜入数千米深的水下测量海水温度,勘查海床地形,采取矿石标本。我国第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诞生于1986年,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完成的。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