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公开资料研究中国建造航母等军事情报
2009年02月10日 08:19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航母] [情报]

有分析指出,中国未来航母的吨位、起降方式等项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近似。

细心的日本人擅长从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公开信息中,摸索中国发展的方向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秦帆、林间发自东京、北京 2008年底的一天,一位老记者翻看到国内媒体转载的一篇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时,想起了一则曾经广泛流传的故事。

那是1964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目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据说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日本人的注意。因为一直以来,日本都怀疑中国已经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了大油田,但当时大庆油田还属国家机密,所以日本开始从中国的公开资料中搜寻相关信息,最后竟然根据“铁人”王进喜事迹宣传中的一句话:王进喜在一个叫马家窑的地方说的“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及其他的许多蛛丝马迹,分析出了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据说日本人甚至根据报纸上一张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推算出了大庆炼油厂的规模和能力。

若干年过去了,摆在这位老记者面前的报道和昔日的记忆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在这篇刊登于2008年12月27日,题为“日情报部门研判中国或允许日本‘入常’”的报道中写道:“根据日本情报部门相关人士的披露,该部门在对中国公开资料和内部资料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在2005年1月召开的对日工作会议上,并没有明确反对日本‘入常’。”

那么,日本主要是通过中国的哪些公开资料来研究中国,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日本的中国研究专家,并调阅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的关于日本政府研究中国的大量报告书。从中发现,日本情报系统规模庞大,各部门都重视对华研究。而调研员所引用的资料,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国主流、非主流媒体和公开学术刊物。

新闻联播成了“必修课”

一般而言,人们会认为,主要是由日本外务省的“中国—蒙古课”负责对于中国的研究。但事实上,除了外务省外,防卫省、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内阁府情报调查室(简称“内调”)、警察厅警备局和公安调查厅等都从各自领域对中国进行“研究”,各有各自的对应职责。

而根据一位日本资深记者的分析,给上述那则《产经新闻》消息提供“爆料”的极有可能是“内调”的官员。 

可以看出,在日本国内,各行政部门已经配备了研究中国的职员。但与此同时,“研究”中国更为重要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国内,而一线队员就是驻华大使馆的官员们。据某日本报纸评论员介绍,日本使馆官员时刻关注中国政府和媒体动向,央视每晚的新闻联播是他们的必修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