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2008年09月26日 17:34新华网 】 【打印

新华网酒泉9月26日电 题:从飞天梦想到太空漫步——回眸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记者徐壮志、李宣良

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于太空的渴望,中国航天员第3次飞向太空。在这次飞行中,他们将进行出舱活动,首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宇宙空间。

公元1076年那个明月高悬的秋夜,当宋代大诗人苏轼把酒问青天时,是否会想到,932年之后的这个夜晚,中华民族开始了又一次超越梦想的飞天。

从5年前的金秋杨利伟造访太空,到今年同一个季节,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携手飞天,中国人不仅把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了更为深远的宇宙空间……

流传千古的梦想

在距离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几百公里的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来这里,不仅能欣赏壁画上飞天女神的婀娜身姿和曼妙舞态,还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亘古不灭的飞天梦想。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远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于太空的向往。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奇文《天问》中,诗人屈原一口气提出了174个问题,天文地理、博物神话、人物历史无不涉及。屈原对于天的追问,寄予着一个民族的丰富想像。

梦想,能够产生难以估量的力量。500多年前,还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统治欧洲1000多年的“地心说”艰难争斗的同一时代,明朝的万户——一位试图飞出天外的幻想家,已成了人类第一位飞天的真正实践者。

美国学者基姆1945年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中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飞行尝试: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大火箭——中国人发明的一种以火药作燃料的兵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

万户的生命,最终殒落在了点燃火箭后的巨响中。多年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遗憾的是,诞生了“人类航天始祖”的中华民族,未能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也未能成为现代航天事业的先驱。然而,梦想却深深地植根在了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什么力量使桂花树永远砍不倒呢?”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回忆,正是小时候的幻想,使他深深爱上了航天。

中国航天人的“长征”

托起神舟的火箭被命名为“长征”。

在红军长征胜利20年后——1956年,尚处于贫弱之中的新中国,又开始了新的长征——向太空进军。

同世界其他航天大国一样,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从研制导弹开始的。

4年后,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又一个4年后,中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1971年,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向世界公开宣示。

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的张劲夫曾回忆说,当时中央决定拨款2亿元支持搞卫星。“那个年代,国家能够拿出如此巨款,谁都能够掂得出它那沉甸甸的分量。”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颗中国造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从卫星上接收的《东方红》乐曲声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时,中国人航天之路开始了全新的篇章。

“朝天上打的东西应该叫什么?天高路长,太空任务的艰巨性,似乎只有红军长征能够相比。”回忆起当年为运载火箭命名的过程时,85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冬春说,“对于这个名字,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

30多年后,中国已经拥有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9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不仅把40多颗不同类型的国产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徐壮志、李宣良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