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还是个孝子。但自从离开宿县以后,汪洋就很少回到家乡。尤其是后来,他也想把母亲接到合肥、北京长年居住,但都被母亲婉言拒绝了。汪洋在安徽省任职期间,每年春节都要回宿县看望母亲,母亲认为路费很贵,表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不必每年都回。[详细]
汪洋到北京工作以后,回老家的机会也愈发稀少。6年间,只有一次春节回家看望母亲,而且还是悄悄地,没有带秘书,也没有惊动地方政府,汪洋自己乘坐火车从北京回到了宿县。知情者说,整个过程非常安静,汪母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详细]
汪洋的母亲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同时尽量避免给儿子带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人想拜访她,但都被她谢绝了。家严出才子,汪洋也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即使成为安徽省常务副省长以后,他也没有忘记学习。[详细]
汪洋批评“有些媒体是通过猎奇、感官刺激来吸引眼球”说,“我老家的母亲,80岁了,每次给我打电话就是叮嘱我一件事:汪洋你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呢?在我的老家,他们得到的信息就是这样,广东是一个乱得一塌糊涂的地方……”[详细]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1955年,汪洋出生。汪洋父亲早逝,母亲要照顾一家人,生活艰难。而汪洋作为家中的长子,中学时候就退学到食品厂做工人。他在食品厂里,一干就是四年,因为勤劳,他很快从一个基层工人成了车间的负责人。 |
•1955年3月,汪洋出生于安徽省最北部的宿县。 •1972年-1976年,安徽省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 •1975年8月,汪洋加入中国共产党。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虽然汪洋中学没有读完,但他在工作中仍然坚持学习。正是这种长期坚持的毅力,使他的付出有了回报。1976年,他被调到五七干校做教员。在五七干校的3年间,汪洋艰苦奋斗、勤劳好学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和党委委员。 |
•1976-1979年,安徽省宿县地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1979年3月,汪洋到中央党校政治经济专业学习,这是他人生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也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0年,从中央党校学成归来的汪洋开始到宿县地委党校担任教员,一年后成为共青团宿县地委副书记。 |
•1979-1980年,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0-1981年,安徽省宿县地委党校教员。 •1981-1982年,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由于在宿县团委的出色表现,一年后汪洋被上调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之后,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1984年,汪洋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三年后,他担任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从共青团宣传部长到体委主任、党组书记,汪洋只用了5年时间,媒体评论称,升迁之快和汪洋本人严于律己、积极进取的风格密不可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是,在汪洋担任体委主任后,他的老朋友到合肥办事,想和他叙叙旧,汪当时已有自己的专车,却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接他。 |
•1982-1983年,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1983-1984年,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1984-1987年,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7-1988年,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汪洋在任职铜陵市长时,被当地政界及民众称为“娃娃市长”。在主政铜陵期间,汪洋雷厉风行,思维超前,颇具改革和创新意识。1991年11月14日,《铜陵日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呼吁改革,向一切僵化陈腐的思想观念开刀。此外,汪洋对旧制进行了改革,打破“三铁”,将住房制度、干部管理等纳入改革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铜陵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这些改革措施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反对,好在中央表态支持;人民日报还发表社论《醒来,不仅仅是铜陵!》声援。后来,铜陵民众对汪洋做法逐渐认可,他们这样评价汪洋:想的超前、魄力很强、做事果敢。 |
•1988-1992年,汪洋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铜陵是个较小而且贫困的省辖市。 •1989-1992年,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在职学习。 •1991年11月14日,《铜陵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醒来,铜陵!》,震惊全国。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1992年,汪洋调离铜陵,担任安徽省省长助理兼省计委主任。1993年,38岁的汪洋出任安徽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并继而进入省委常委。在安徽省工作期间,汪洋鲜明的施政风格,给当地官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媒体报道,汪洋的超前意识很强,在任常务副省长分管财税工作时力推一项改革,连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都说他“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
•1992-1993年,任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省长助理。 •1993年2月-9月,任安徽省副省长。 •1993年9月-1998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 •1993年9月-1995年7月,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3月-5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8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副省长。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汪洋在安徽省的良好表现,获得肯定。1999年汪洋上调中央,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3月,温家宝接任国务院总理后,已是中央候补委员的汪洋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日常工作,并兼任国家机关党组副书记等职务。此外,汪洋还是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这为日后的主政山城重庆添加了不可缺少的经验。 |
•1999年9月,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1年9月-11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2年11月14日,当选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2004年12月-2006年4月,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2005年12月,汪洋空降重庆。在主政重庆期间,汪洋曾主抓整顿官风。汪洋刚刚到任一年中,就遭遇下乡“三生气”,使得他必须狠下手来整顿官风,要求干部摆正公仆位置。此后,在著名的“最牛钉子户”事件中,重庆政府未封锁媒体报道,也没有动用执法部门“硬来”,而是以开明、务实的态度解决了此事,获得媒体舆论的高度赞扬。此外,“让读者习惯到二版找汪洋”的政策也获得了喝彩。2006年年底,重庆要求将党政“一把手”常规性调研活动的消息放在二版刊发。 |
•2005年12月-2006年1月,任重庆市委书记。 •2006年1月,汪洋当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年10月22日,汪洋当选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
主要经历 | 详细履历 |
2007年12月,汪洋奉调南下,主政广东。甫一到任的汪洋在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广东的魂。广东靠改革开放起步,也靠改革开放起飞;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也只能靠改革开放开创未来。” 这是汪洋在广东第一次提及改革开放,此后他多次在公共场合呼吁深化改革开放。在十八大前夕,汪洋在大会上要求干部要克服“改革疲劳症”,强调“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与改革相伴随的是“腾龙换鸟”,在经济方面,汪洋大力推动“双转移”经济战略,对广东全省进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 |
•2007年12月,汪洋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2012年11月,汪洋当选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