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实录)
2010年03月10日 11:04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周天鸿]:1.创建网络环境下政府与民众信息交互模式,健全和完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机制。政府治理社会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网民参政为政府提取信息创造了新的条件。建议创建一种网络环境下网民参议谋政、政府回应、部门落实的信息交互模式,健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机制。政府部门通过与民众的对话,了解民众的真实情况和意愿,了解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然后进行统筹安排,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11]

[周天鸿]:2.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做好监督的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较为详细地公布包括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进展、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重大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有序的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10:12]

[周天鸿]:3.强化政策法规与敏感事项的网上征求民意程序,让民众拥有更多的参与权。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前征求民意的工作现已逐步实施,但往往时间比较短,民意表达不充分。关系到民生的一些措施出台前,征求民意的工作还比较欠缺,即便征求,敷衍了事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建议规定各种政策法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项、人事变更、干部任免等出台前,必须将方案挂在网上,留下充分的时间来征求意见,根据各种意见认真修改和完善方案,并在网上向民众反馈。 [10:12]

[周天鸿]:4.建立发帖、跟帖、定期上网对话的机制,让民意充分表达。从“向温总理提问”、“钓鱼执法”等事情来看,每当社会上有敏感事件发生时,网上跟帖的数量相当可观,说明网民对社会事务有很大的参与热情,但政府或官员的帖子较少。建议政府就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事项在网上发一些帖子,让大家能够跟帖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对跟帖尽快答复,做到诚心沟通,疏通情绪和促进问题解决。另外,可将目前政府官员与网友见面会的形式制度化,建立政府职能部门网上对话日等,通过网络与民众直接交流,联系群众、化解矛盾、集中民智。 [10:14]

[周天鸿]:5.制定及时分析处理网民意见的法规或办法,让人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网络监督快速便捷、经济有效,为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提供了丰富的反腐线索。建议制定相应的处理法规和办理办法,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反映的线索和情况及时加以分析、调查、处理和回复,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要建立宽松的网络民主环境。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生命所在,管理者要改变强制管理方式,允许新模式的探索和失败,还要相信民众有辨别的能力。 [10:15]

[周天鸿]:呼吁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使之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新的、有效的、有序的渠道。 [10:15]

[林文漪]:现在请赵金铎委员发言,梁华委员准备。 [10:15]

[赵金铎]:主席、各位委员,我代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发言,题目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10:16]

[赵金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总体上仍处于欠开发、欠发达阶段。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保护任务艰巨;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为此,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去年就“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入贯彻实施,加快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赴贵州、云南、青海和甘肃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10:16]

[赵金铎]: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家关于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需要更好地贯彻执行,是尤其值得重视的问题。比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做出明确规定,但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一些民族地区仍然存在。 [10:17]

[赵金铎]:实现全面小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0:17]

[赵金铎]:一、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关方面要加强对自治法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限期清理与自治法精神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时,要服从自治法作为国家基本法的法律要求,并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自治法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各自业务,尽快出台与自治法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10:18]

[赵金铎]:二、大力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前提。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现在是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这项工作具体该由谁抓,怎么抓,需要落实责任,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步骤,明确落实的时限要求,并且要有督促、有检查,以确保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 [10:18]

[赵金铎]:三、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中央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专项规划;另一方面,国家在编制“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时,应更多地向民族地区倾斜、向农牧区倾斜。有关民族工作的专项规划应有新的突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规划要注意统筹考虑人口超过10万的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规划应逐步扩大范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应更加注意资金、项目的落实。 [10:20]

[赵金铎]:四、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0:20]

[赵金铎]:五、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推进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和通信等设施建设。完善和落实各项增收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加大中央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地方病病区、边境地区倾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保障机制,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谢谢大家。 [10:22]

[林文漪]:现在请梁华委员发言,王庭大委员准备。 [10:22]

[梁华]:各位主席、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推进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 [10:22]

[梁华]:主要谈一谈如何将文化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使之与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切合起来,真正为经济适度多元发挥作用。 [10:23]

[梁华]: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关注程度很高。胡锦涛主席在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对博彩业的管理,努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适度多元的重要举措。前任特首何厚铧先生在2009年施政总结中强调,文化产业将会是特区下一阶段的新的、具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新任特首崔世安先生在就职演说中也指出,未来五年将积极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重点扶持会展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并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10:25]

[梁华]:根据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提出的港澳委员要在港澳地区发挥作用的意见,在中联办的关心下,2008年3月澳区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成立了“推动澳门文化产业建设”调研小组,完成了《澳门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就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路与建议。 [10:25]

[梁华]:调研小组还与全国政协、文化部合作,在澳门举办与承办了“两岸四地中华戏曲艺术交流合作传承发展·澳门论坛”、“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等一系列大型的文化活动,不仅扩大了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在澳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提升了澳门各界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认识。 [10:25]

[梁华]:我个人认为,按照中央政府公布的《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力支持澳门巩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及2009年1月习近平副主席在视察澳门时提出的“澳门发展要将浓郁的历史特色和现代时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原则”,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地位结合起来是较为可行的突破点。对此,有以下三点思考: [10:26]

[梁华]:一、按照澳门的发展定位,构筑立体多元的产业体系。博彩业作为澳门的主导(龙头)产业,给澳门带来了发展繁荣,这是必须肯定的。因此,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现实,在丰富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创新多样类型模式、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构筑以博彩业为主导的立体多元的产业体系。这是当前推进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最具可行性的途径。 [10:27]

[梁华]:二、发展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对世界各地人群的吸引力。配合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澳门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明确两大原则:一是内联,即澳门要发挥中华文化之窗的功能,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展现当代中国的成就和各民族文化精粹;二是外引,即利用澳门的区位优势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向内地引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打造澳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10:28]

[梁华]:三、在发展思路上要“大”,在做法上要“精”。文化产业可以将影视、广告创意、会展咨询、主题旅游以及教育培训等都纳入其中。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性规划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从具体的文化项目开始,做好做精,形成品牌,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而后再图谋大成就。 [10:29]

[梁华]:推进澳门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要完成这一工作,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上的突破尚需解决几个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0:29]

[梁华]:一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要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战略高度,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更多更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10:29]

[梁华]:二是,特区政府要尽快落实规划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长远规划和扶植政策,并在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适当合理的支持。 [10:29]

[梁华]:三是,要进一步重视本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储备。应该充分利用澳门大学迁址横琴扩大的时机,设置有关专业,加速培养更多的澳门本地人才。 [10:30]

[梁华]: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澳门的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澳门的工商界和各界人士将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作为,并且是有大作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10:30]

[林文漪]:现在请王庭大委员发言,陈锡文委员准备。 [10:31]

[王庭大]:主席、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 [10:31]

[王庭大]: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了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九个可选择的职业中,科学家的职业竟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工人。这样的结果让我无语,让我哽咽。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简直梦寐以求。可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青少年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长大了也不愿当科学家,那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发展,中华民族怎么能振兴?我为之深深地担忧。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一定为之深深地担忧。 [10:32]

[王庭大]: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科学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当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之时,开国元勋们首先着手组建中国科学院。我们不会忘记,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世界大国的地位;是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是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是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重视程度,决定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我要大声疾呼——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 [10:33]

[王庭大]:我提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宣传。要让全社会关注,必须形成舆论氛围。在新闻媒体上要有位置,要有版面。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占节目总量的20%,日本占15%,而我国只占6%。建议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都要加大对科技和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建议筹建国家科技电视台或在中央电视台单独开设科技频道,综合频道也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重要报纸要有专版。建议筹建国家科学网站。建议加强对科学家的宣传,像当年宣传陈景润那样宣传当今科学家,像了解尊重老科学家那样了解尊重当今的青年科学家,让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留下科学家可敬可爱的形象。建议新闻工作者深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去发现好的典型,宣传好的典型,让民众在享受科学家科研成果的同时,知道是谁千辛万苦地创造了这一切!建议设立科学公园,宣传科学知识、宣传中外科学家的事迹。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良好风尚。 [10:36]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霍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