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王文利七十多岁的母亲照例在早饭后九点左右出门办事,与往常不同的是,直到中午老人还未回来。
当父亲打电话催王文利出去寻找母亲时,38岁的都江堰司法局助理公证员王文利面对的是怎么一幅情景:从早上天还未亮,公证处前就已经排上了几百人的长队,到了中午人们办理公证的势头没有丝毫消减。
直到傍晚,王文利才抽出时间去寻找母亲,这时她的母亲已经躺在了殡仪馆里,因为车祸。
这件事情让王文利的父亲到现在都没有原谅她,但是王文利甚至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她请了3天假将母亲匆匆安葬后又重新投入到公证工作中。
当记者来到都江堰市司法局临时办公地点时,来此办理公证的人们依然排着长队。“5·12”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决不仅仅限于物质,许多震前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也不复存在,即便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仍然有许多人在不断地修复和追寻这些关系。
“由于特大地震引发的公民法律事务非常多,前来公证处办事的群众成倍增长。尤其是在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登记阶段,每天来公证处咨询办证的群众高达好几百人。”都江堰市司法局局长兰延德告诉记者。
震后,灾区各地的公证人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09年,都江堰市公证处办理各类公正15000件,是常年业务量的3倍。放眼整个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六个灾区市州公证机构为受灾群众办理涉震公证案件91390件,接待公证法律咨询服务8万余人次,减免收费1090万元。
回忆起地震之后那段艰苦的日子,绵竹市司法局公证处副主任王晓翠告诉记者,每天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至少是14个小时,最长的时候一天上了16个小时。”
由于公证工作量的猛增,有限的人力满足不了办证群众的要求。王晓翠说,经常有脾气不好的群众辱骂公证人员,有一段时期,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家没死人吗?”
“地震之后,一方面是工作量的加大,另一方面各地司法所的重建中又从局里面抽调走了一部分公证员,因此,公证员的人数也减少了。”都江堰市公证处主任赵更新说。
此外,地震之后,公证人员所面对的公证类型也更为复杂。
“地震之后,我们大量面对的是继承类公证和证据保全类公证,这在所有的公证事务中都是比较繁琐的。平时我们办理的委托类公证个把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像继承类公证当事人至少来两趟,花上半天的时间很正常。”赵更新说,地震之后许多人居住的地方被破坏,人员流动性很大,公证人员调查取证有时非常困难。
兰延德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受灾群众办理公证的需求,都江堰司法局专门开辟了“三条通道”:
咨询通道,将咨询与办证适当分开,由公证辅助人员专门负责接待群众咨询,提高公证员的办证效率;
委托声明书办证绿色通道,针对委托公证业务量大,审查相对简单等特点,建立委托公证绿色通道,从司法所抽取两名有法定资格的公证员专门负责办理;
公证法律援助通道,将困难群众办理公证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因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公证,实行费用减免,做到应援尽援。
去年,都江堰市一对老人来到社区准备签订灾毁房屋救助与置换协议,工作人员在审查材料时,发现毁损房屋的产权人是二老的儿子吴兵。此时,吴兵正在监狱服刑。根据政策规定,此情况必须办理委托公证,由于协议签订的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公证人员迅速决定上门服务,用车将公证员和老两口送到监狱办理了公证。
吴兵流着泪拉着公证人员的手说,“如果不是你们将我的父母带来,身在狱中的我真不知道被震垮的房子如何得到赔偿。我一定安心改造,重新做人。”
就在春节前,一批援建安置房建成之后,王晓翠和所有公证人员都在忙着为安置房的摇号分配进行公证服务。
事前,围绕着这600多套房子怎么分,有种种传闻,不少人怀疑,“当官”的是否私下就能分到好房子。王晓翠全程参与了电脑摇号,她告诉记者,几乎百分之八十的人们心目中的“领导”都分到了不好的楼层和位置。许多分到了房子的群众对王晓翠说,“公证处的确是非常的公正公平。”(记者 杜晓 马利民)(法制日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杜晓 马利民
编辑:
许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