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黑龙江豆企再度大规模停产 补贴被指治标不治本
2010年02月06日 00:29华夏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仅是转基因大豆,就连南方的豆粕也在大量流入黑龙江。“进口豆粕每吨3100元,运到东北不过3200元,价格上打了个平手,但实际上,我们在亏他们在赚。”仁会云说。

据企业反映,当地的大豆加工企业为了还贷款和偿还外借资金,大多都赶在年前集中抛售豆油和豆粕,九三油脂等龙头企业率先打起了价格战,逼迫其他企业跟进,目前甚至出现了油粕的价格与成本倒挂的现象。

据上述粮油系统内部人士介绍,豆粕市场一度在去年的11、12月份出现好转,但现在又被打回了原形。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豆油市场外资垄断局面丝毫没有改变,转基因豆油市场占有率仍然占到了八成以上。

“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入市的积极性在降低,未来会出现压价收购的现象,这最终会打击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而且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迹象。”该人士忧心忡忡。

集体失语

本报记者相继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农业部等决策部门,得到的答复均是该出的政策基本上已经都出台了,近期不会有新的政策出炉。

然而,进口大豆和国际粮油巨头的步伐不会因此而放缓,“从全球基本面来看,大豆的价格还是看跌的。”陈丽娜给出判断,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的我国大豆产业,不可避免地还将继续遭受猛烈的冲击。

2月4日,一听到黑龙江加工企业又一次停产、农民惜售,刘登高反复地自问:“根子到底在哪?”这位大豆协会的负责人认为,反复出现这种事情,说明国家的政策没有治本。

记者了解到,国家去年11月份出台了补贴大豆加工企业和代储代收制度,但随着进口大豆的蜂拥而入,以及国产大豆和进口的差价不断拉大,此前的补贴显得有些杯水车薪。而已经停产的加工企业仍看不到尽头,仁会云说复工的时间不好确定,只能等到正月十五以后了,“也许时间还要再往后推推。”

刘登高称,大豆协会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媒体也在反映,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据他介绍,协会最近没有赴东北调研,也没有出炉大豆方面的报告。

2月5日,本报记者致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夏友富,这位曾向国家提议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的博导表示“无话可说”,而此前他上报的振兴规划也不了了之。

至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刘登高提出的办法是从贸易的宏观政策上加以控制,从产业机制上加以解决。不过,在一些人士看来,机制该如何创新是个问题,具体由谁来创新更是个问题。大豆的问题错综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了的,就像加工企业盼着复工盈利、农民盼着大豆早日能卖上价一样“遥遥无期”。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岩鹏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