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中国工厂劳动力严重短缺
2009年09月01日 14:14国际在线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8月31日报道,2009年上半年,杨宗福(音译)的牛仔裤厂只有很少的顾客。可是现在经济复苏后,他的生意开始日渐红火,但他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在招工栏上列满长长的招聘职位后,杨宗福加入到其他30多家工厂老板亲自招工的行列中。

一个多月前,数百万工人被临时解雇,中国政府甚至担心此举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可是仅仅一个月,工人就重新成了企业抢手的资源。劳动力短缺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经济衰退危机中复苏的又一个标志。中国经济复苏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刺激计划和低息银行贷款。中国经济的确开始升温,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7.9%,而上一季度为6.1%。中国出口、零售业以及工厂产量都有所增加。

在珠江三角洲经营多家工厂的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刘达邦说,尽管商业正在复兴,但订单数量依然很少。许多工人非常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因此非常谨慎地寻找工作岗位,担心再次被裁掉。对于那些一旦被解雇只能回家的工人来说,到一个遥远省份寻找工作是一份很大的投资,许多人不想冒险。

上周,温州举行了一场大型招聘会,提供2000多个工作机会,但只有700多人参加。在新塘打工6年、现在已经失业一个月的卢德吉(音译)说,他愿意找每月2000元人民币报酬的工作,但他怀疑这些企业能否长期提供这份工作,因为目前的商业状况依然不稳定。他不能确定工作是否能长久,也不能确定老板是否能按时发工资。这也是许多工人不愿离开农村返回城里工作的原因。

此外,劳动力短缺也是中国政府劝阻的结果,因为政府要确保经济完全恢复之后,才鼓励工人返城寻找工作。为了消除失业工人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中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包括为工人们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并且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工人在家乡经营小生意等。现在,政府正努力劝说工人们回来,仅温州的工厂就需要10000多名工人。

当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席卷中国时,3000万中国工人失去了工作,其中许多人在珠江三角洲工作,那里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地基”,因为那里是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显然,中国5860亿美元的庞大刺激计划为更多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包括他们自己的家乡。如果能在自己家乡找到工作,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呢?(杨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柳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