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季羡林。 中新社发 张学军 摄
中新网7月19日电 在11日病逝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9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季羡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北京大学随后设立季羡林先生灵堂,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吊唁。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万人来到灵堂悼念季老,留下了万余条留言。
截至7月17日下午18时,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王沪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蒋树声、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杜青林、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陈奎元、黄孟复、张梅颖、孙家正、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彭冲、王芳、谷牧、姜春云、吴仪、曾培炎、邹家华、陈慕华、雷洁琼、彭珮云、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许嘉璐、蒋正华、盛华仁、唐家璇、肖扬、韩杼滨、贾春旺、钱伟长、宋健、胡启立、罗豪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亦通过不同方式向北京大学转达对季羡林先生辞世的深切哀悼,委托北京大学向季老亲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季羡林生平
季羡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一九三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一九三五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一九四一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一九四六年季羡林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
季羡林一九五六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一九七八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二十四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
季羡林主要学术成就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
(3) 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80年又就新疆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进行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等文,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曾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曾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
相关报道:
追忆大师:
相关评论:
相关专题: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