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农村有数百万名白内障患者因贫困没有治疗
2009年05月11日 14:50中国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为助手,当地医生可以在北京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几台手术。资阳人民医院是二甲医院,在当地排名第二。软硬件的差异尚且如此,乡村医疗点对白内障更加束手无策。健康快车来之前,甚至需要专门有人到村里对基层医生培训如何判别白内障。侯宪如说,“像白内障这样的病,一些偏远地区城市的医院可以做,但有的只能做简单的小切口手术。因为设备和技术问题,有的医院没法做超声乳化。”据相关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内三甲医院共770所,京津沪穗四地区就占其中的174家。

第二台手术完成,已接近上午9点。医护人员无法喝水,无法去厕所。病人们在隔壁的车厢排队等候。这些病人在手术前一天从附近农村被接到地区医院,检查后,送上列车住宿一晚,第二天进行手术,第三天拆线,返回本地医院,复查后由家人接走。这一天,医生们必须完成34例手术。

不顺利的手术

“北京时间10点30分,还有16例。”宗彤在消毒间里对医生说。音乐已经循环播放了一圈,又从头开始。口罩紧紧地捂在口鼻上,憋闷得不行。“把那些晶体全用完,今天的手术就做完了。”宗彤指着盛放替换晶体的盒子说。里边还有11个。

容易的手术都已经完成,后面的是被挑选出来的病情复杂的病人。“有的病人眼底可能有问题。如果我们判断手术后能有所改善,还是给他们做。”侯宪如一边换手套一边说,“这些人都是层层筛选到车上的。如果告诉他们做不了,他们的心情也不好。”

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在这组列车上工作了12年的车长董淑珍说,在一些地区,有的病人在被告知因其他病情干扰而无法进行手术后,甚至会烧车厢内的床单,或者剪断线缆。现在这列火车外面驻守着两个武警——这是当地政府为列车配备的。

这一台手术并不顺利。侯宪如对患者的白内障进行清除后,有些怅然。“网脱,还真是视网膜脱落。”侯宪如对身边的助手说,“检查时发现有可能是网脱,但是因为不确定,所以还是决定试试。现在看来,术后可能有一点光感,但是不会太好。”侯宪如给助理讲解病情,对方把头靠近,仔细听着,手中帮着侯宪如做患者的眼部冲洗。

“您是视网膜脱落,术后效果可能不会太好。”侯宪如把设备推到一边对患者说。“要得。”手术台上传出个声音。病人未必知道“网脱”这个专业术语对于她到底意味着什么。白内障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基本由自然老化、外伤和遗传造成。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病情初始就可得到治疗,而一些边远地区往往延误十数年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病变。新疆、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由于强烈的紫外线,是这种病的高发地区,加之缺乏医学常识,卫生条件差,很多家庭多人患病。“我们去广西,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就被扔在地上,眼睛直接瞪着太阳。”车长董淑珍说。

这位病人起身,用难懂的普通话向医生道谢。侯宪如没有说话,转身换衣服。事后他说,“因为别的疾病而被提前退回去的病人都由我来告诉。那些病人心里其实不那么难受。真正难受的是这种,上了手术台发现还是不行的。”

这例手术完成,已经过了中午12点。宗彤说,“还有五例,快看见光明了啊。明天一共就21例。”说这话时,她已在手术室站了一个上午。

当地医生曾扒在窗边看手术

下午2点15分,34例手术全部完成。医护人员开始整理手术室。宗彤给车长打电话,告知厨师准备午饭。

15分钟后,医生护士更换衣服,坐到手术车厢另一侧的会议室。这节车厢中间有一长条桌、一圈椅子和一个52寸的背投电视。午饭四菜一汤。窗外驻守武警的狼狗追逐着过往货车。

这四节车厢分为发电车、会议室、手术检查室和病房区。现在就安静地停靠在粮库铁道的一段。周围是荒地和杂草,夜间有老鼠探头探脑。

12年前,第一组列车上轨,车上有19个工作人员,4人同住一个包厢。每天只能擦澡,上厕所前先要驱赶蚊蝇。在第一站安徽阜阳只进行了一百多例手术。这已经来之不易,因为在那之前,车长董淑珍曾带着卫生部部长的指示到某革命老区商谈。对方卫生厅负责人说,“这种手术我们也能做,车不用来了,把钱给我们就行了。几亿啊?”后来,董淑珍渐渐明白,一些地区担心健康快车的免费服务将影响地方医院的收入。

这组列车的运行需要多部门配合,涉及当地铁路、公安、卫生等多部门;如果地方政府不参与,根本无法开展工作。每年年底,健康快车办公室会根据地方申报,确定第二年服务地点名单,经过实地考察,确定最终路线。多年运作下来,有了现在的流程,车上一位车长,从北京带来两位医生和两位护士、一位电工。其他人员都由停靠地调配。

午饭期间,资阳当地医院的医生偶尔和侯宪如谈谈刚才的手术。北京各医院的年轻医生把能上车工作看作一次机会——在本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如此多的手术实例训练。对于各停靠地的医院助手,则将上车当作最好的进修机会。“手术中间,我们会教他们一些东西。”侯宪如说。

几年前,健康快车去广西河池。桂林当地的医生自费坐火车到健康快车的停靠地。“那些医生都扒在窗边看手术。”车长董淑珍说,“我就想为什么不能把他们请进来呢?”当年,车上所用的超声乳化设备更是为边远医院未曾见过。

据卫生部统计,中国白内障患者每年增加50万。“怎么做都做不过来,所以能把当地医疗水平带起来才真的有用。”董淑珍说。现在列车每到一处,都会选取当地医院眼科方面的人员上车做助手。按照健康快车的规定,每到一站,需要当地医院提供医护人员共9人作为助手。截至2008年底,健康快车到过83站,各地助理医护人员参与人数接近800人。健康快车也在四川等地建立了14个培训中心。

健康快车的全部费用,都由基金会募款。据基金会项目主任刘英霞介绍,2008年大陆地区筹款接近4000万。截至2008年底,已超过8万名患者在健康快车上复明。

午饭过后,医护人员各自回到自己的包厢,房间里可以上网。侯宪如洗了衣服,决定出去转转,因为列车停靠地十分偏僻,只能走路出行。晚上10点半,住宿车厢的车门关闭。这是他们一天生活的结束。

这些医生还将在四川资阳服务一个月。之后,这组列车奔赴河南。★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时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