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都江堰 像拼图一样复原二王庙
2009年02月13日 06:23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打印

本报记者 黄里 刘若辰

2月1日早晨9时,都江堰二王庙山门,几名工人拿着工程测量尺,测量山门能否容纳一辆载重40吨的大卡车进入。卡车上装载着空压机、卯喷机等治理滑坡的专用设备,因为庙内空地有限,卡车还只能倒着进去,一切都在工程人员的小心翼翼中进行。

“还有4辆这样的卡车在从辽宁到四川的高速路上。”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的50人团队就悄悄抵达都江堰。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的灾情备受社会关注。据了解,目前,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险清理已全部完成,山体加固工程正式展开。

山体加固,先治地下断裂

“目前开展的是基础加固工程的第一步,抗滑桩。把钢筋桩柱深入到滑坡体内,阻挡滑坡力量,以稳定二王庙周围的边坡。”公司带队经理杨建立表示,山体加固是一项系统工程,共分6个步骤。除了抗滑桩,还有浇筑钢筋混凝土柱稳固滑坡体、修筑挡土墙、滑坡体地表水进行处理等多种加固方法。此前辽宁有色勘探研究院已对二王庙古建筑群附近进行了数月的地质勘探,加固方案就是根据勘探结果制定的。

古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实地考察后表示,二王庙等古建筑的整套图纸都在,所以单纯从修复的角度来看并不难,修复二王庙最大问题是要解决它的基础安全问题,对山体进行加固也是修复难度最大的一项程序。

地震前的二王庙设计美观:6000多平方米的楼堂殿阁集中于一条狭窄石梯的两旁,形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态势,是古建筑的精品。但在山坡上的弯曲延伸,虽然漂亮别致,却也正是它在地震中不堪一击的重要因素。“二王庙古建筑群刚好处在一个巨大的滑坡体上。”

根据勘测资料,二王庙依靠着的这个滑坡体长约160米,宽110米至160米,平均厚度15米,其中最大厚度达30米,总体积约30万立方米。“虽然滑坡体是花岗岩地带,但是这种花岗岩很特殊,是砂石结构,非常疏松。”二王庙所处的滑坡体虽未出现滑坡,但一些保坎及坡度较大的坡面出现垮塌。

“山体加固和古建筑群的修复交叉开展,预计整个加固工程要10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杨建立指着身后一排新修的板房,笑着说:“我们这支50人的工程队就住在这里。虽然修复工作艰巨,四川人民这么大的灾难都挺过来了,这种精神也感染了我们援建人员。而且这里是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方,还能节约成本啊。”

建筑抗震,还是传统木结构

顺着二王庙二殿的山势,架着一个长约67米的木料滑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运输木料的通道。”修复用的木料如果人工无法搬运,就可以通过滑道顺着坡势送到施工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二王庙修复施工现场已经清理干净,正在全力实施大殿的落架维修。据都江堰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樊拓宇介绍,两座古建筑将恢复传统木结构,保持一定的抗震性。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将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理念,按照原位置、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方法加以修复,还原古建筑的原貌。目前,伏龙观一、二殿维修方案和变更设计以及二王庙大殿、二殿维修设计方案已完成,维修工作已经启动。

“已经对从原建筑上拆下的可利用的建筑构件和材料进行拣选、编号和分类堆放,维修时再次使用。”记者了解到,维修备料总方量接近1000立方米。“修复后的二王庙要保持古韵,还得靠古建筑原来的建筑材料。”二王庙每个古建筑的具体位置,包括长、宽、高数据,相关部门都有完整的图纸记载,以便像拼图一样把它们对号入座复原安装。

除了抢救出来的构件外,古建筑群还有很多木质立柱、门框等在地震中损坏,加上受潮腐蚀或虫蛀,只能替换新木材。如何修旧如旧?记者的问题没能难住施工单位:古建筑所用木材已按照修复设计在全国范围内采购,无论硬度、长度还是直径都有严格要求。

烘干,在加入防腐防虫药水的燕尾槽里浸泡,涂上防火涂料,完成3个步骤才能在施工中使用。一批从广西、湖南采购的柏木和硬杂木已经完成“三防”处理工作,准备投入使用。截至记者采访之日,伏龙观已完成老王殿(一殿)、铁佛殿(二殿)梁架牮正,预计今年3月完成维修,二王庙梁架牮正工作也将在5月之前完成。下月启动玉皇殿(三殿)及回廊的落架维修。

“二王庙二殿在民国时期重建时,把木柱改为砖柱,稳定性不好且易折断。我们将恢复其原有的木柱结构。”樊拓宇说。

游人不断,依然是精神家园

沿着岷江碧绿的波涛,二王庙修复工地周围游客不断。那些地震中滚落下来的巨大山石已经成为遗迹,游人步行在木质的便道上绕过巨石,仿佛还能想象出地震当时的震撼场景。

游人一律不能进入施工场地,但在工地绿色的打围旁,游人纷纷举起相机,拍下施工现场内的镜头,“这也是震后来旅游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二王庙工地旁的麻柳树下,是拍照的好场所,又能感受到岷江清风吹拂。何桂芝的茶园正好在树下,都江堰景区去年国庆期间开放以来,她的生意一直都不错。

“快来坐下喝杯水!”何桂芝一眼认出记者。去年国庆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何桂芝表示:“这里的安全已经没有问题,我们服好务,大家放心来!”她期待的游客果然如期来到。

“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既是重建物质家园,也是重建精神家园,既是对灾区广大民众的物质支援,更是一种精神慰藉和文化支持。”樊拓宇认为。

据了解,作为灾后第一个启动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专门确定全国相关行业顶尖的单位负责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担任勘察设计总负责,除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负责山体加固外,泉州刺桐古建筑公司、广西文保中心负责施工,河北木石古代建筑设计公司承担监理任务。各单位都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收集、整理、还原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黄里 刘若辰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