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新华社发
山西一宗“最初报道造成11人死亡”的山体滑坡事故,竟然辗转惊动国务院,在两个多月后成立调查组,要查清是否存在瞒报、谎报、迟报。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内情?
昨天,新华社连发三篇报道称,国务院成立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任组长。调查组还特邀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与。
王德学昨日表示:初步判断,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记者现场探营
事故发生在娄烦县寺沟村,地理环境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沟”。距寺沟村北部不到200米,便是太钢集团尖山铁矿矿渣堆放地,当地人称为矿渣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矿渣的堆放地应选距居民集中区500米以外,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堆放,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为避免滑坡,应在贮存、处置场周边设置导流渠,以防止雨水流入,影响地基的稳定。
然而,事故发生地矿渣山离寺沟村不足200米。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还看到,矿渣堆放随意,未见什么防护措施。
据悉,矿渣大量堆积对周围居民的隐患并非无人意识到。尖山铁矿此前亦曾动员寺沟村居民搬迁。2007年底,县政府派人动员村民搬迁至离尖山铁矿较远的陈家庄。
2008年春节过后,在县城的娄烦宾馆,县土地局、乡政府成员和尖山铁矿代表召集上述五村村长和支书召开一次动迁会议。会议上,尖山铁矿出具了一份补偿意见。然而,由于补偿标准不能令村民满意,会议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娄烦事故不同“9·8”溃坝
伤亡及原因一度惹争议
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与前段时间震动全国、并导致山西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的襄汾溃坝事故,是两件不同的事。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发生在9月8日,造成259人死亡,事故目前已基本查清,相关官员也已被问责。
而此次翻查的尖山铁矿垮塌事故,发生在更早的8月1日。据新华社昨日报道:8月1日零时45分左右,太原娄烦县境内的太钢尖山铁矿排土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事故,位于尖山铁矿排土场下面的娄烦县马家庄乡寺沟村部分房屋被埋,死亡失踪45人,受伤1人,截至10月5日,已确定有44位遇难者。
然而,此次事故真相的揭开,却颇为曲折:
在最初的报道中,死亡人数仅为11人,事故原因也一度被称为“山体滑坡”。一时各界议论纷纷。
其后,新华社辖下的《瞭望东方周刊》发表了该刊采写的《娄烦:被拖延的真相》。9月14日,中秋之夜,该刊记者孙春龙在博客上发表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信,请求彻查真相……
1 最初说法:山体滑坡埋11人
“8·1”事故发生不久,当时当地媒体报道,初步核实有11人被埋。由于被埋的房屋内有娄烦县以外的人口居住,被埋人员的确切人数仍在核查中。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在太钢集团公司尖山铁矿的矿区内。有关专家正在对山体滑坡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鉴定。
2 山西省长换人,彻查现转机
国务院对山西襄汾“9·8”溃坝事故的彻查和问责,也给娄烦“8·1”事件调查带来转机。
9月中旬,国务院任命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王君为山西省代省长。
9月20日,国务院山西襄汾溃坝事故调查组,派出调查指导组抵达太原娄烦县,具体指导“8·1”事故的调查工作。调查组表示,一定要对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
9月21日,山西省娄烦县“8·1”山体滑坡事故调查组以及调查指导组在娄烦宾馆召开了成立会议。
为进一步核实遇难失踪人数,调查组决定从9月23日起连续三天通过山西电视台播出《关于协助查寻失踪人员的公告》,并在《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8·1”山体滑坡事故调查的监督。
3 新任省长要求核清被埋人员
9月28日,刚刚上任山西省代省长的王君亲赴娄烦尖山铁矿“8·1”滑坡事故现场对救援、善后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核清、核准失踪被埋人员,在防范次生灾害发生的基础上,增加设备人员,抓紧进行搜救工作。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
尊敬的王君代省长:
就在我向你写举报信的时候,你的职务刚刚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安监总局到山西省,这个变化更坚定了我给你写这封举报信的信心。
一个多月前的8月1日,娄烦县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初的报道中,死亡的数字为9人,这个逼近于10人这一“死亡人数节点”的数字,引起了我的怀疑。职业敏感和责任心让我对这起事故进行了多方打探。
随后,我只身去了娄烦县,在几天的调查中,我落实整理出了一个死亡41人的名单,有名有姓,甚至家住哪里都一清二楚。而且我相信,我所能整理打探到的遇难者,不会是全部,甚至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这个事故的发生是尖山铁矿矿渣山的突然滑坡,事故发生时正值深夜,遇难者除了山脚下的村民外,还有那些上山捡矿石的外地人。晚上捡矿石的人都戴着矿灯。一位现场目击者被我询问到死亡人数时只说了一句话:满山的灯,一下子都灭了。
真正死了多少人,这不是我一个小记者所能查清的事情,但我已经落实的人数证明,这已经是一个特大事故。
随后,我的一位特别敬业的搭档王晓,以举报人的身份向你当时供职的安监总局进行了电话举报,接电话人的称,山西省上报的死亡人数是11人,你们也接到好多举报,但还是以省里的数字为准,有什么确切证据可以再向你们提供。态度最坚决的是山西省安监局,接线员直接称死亡上百人“不可能”,“有人还说死了上千人,都是传言”。更佩服的是娄烦县委宣传部,在接受我们电话咨询时,对方称“事故已经处理结束,11人遇难”,并再三叮嘱我们不用去现场采访了。
所有的迹象都显示,这起特大事故被瞒报。
8月底,我和搭档王晓采写的文章《娄烦:被拖延的真相》在我所供职的媒体发表,有多家网站对此文章进行了转载。一个让人惊讶的事情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网站转载的该文章均无法打开或者打开后直接跳转到了首页。
之后,我们将这篇文章传真并快递给了安监总局,那时你还是局长。我们得到的反馈是,领导(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本人)对这个文章进行了批示,要求重视查处。虽然那时我们被告知,调查需要两三个月,但我们依然对安监总局充满了信心。
而后来的事情让我感到惊讶,你们再一次反馈,这个事情已转交给山西省政府,由当地政府查处……
直至9月5日,在我们的报道已经公开多天之后,你在5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上“怒斥”事故责任人时,还称娄烦的“山体滑坡”11人遇难。
我之所以把“山体滑坡”四个字用引号引起来,是因为我并不认可这是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生滑坡的也的确是一座山,但那是一座褐色的山,是用废矿渣堆起来的一座高耸百米的山。它的滑坡纯粹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遗憾的是,当地政府在谈到这起滑坡的原因时说是“下雨是其中原因之一”。
同样的“指责”发生在9月8日的山西省襄汾县铁矿尾矿溃坝事故中,当天的权威新闻报道称是“暴雨所致”。
幸运的是,在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下,襄汾的事故得到了积极的处理和救援。
而娄烦的遇难者呢,他们至今依然葬在那座倒塌的铁山之下,在挖出11具遗体之后,救援莫名其妙地停止了,真相,被埋在了褐色的矿石之下。
这是一封举报信,所以我还是把我已经调查落实的遇难者的名单再一次呈给你。当你看到这41个人的名单时,你会感觉到有41双眼睛正在盯着你,充满期待。(信末附有该记者调查的41位怀疑死难者名单)。
2008年9月14日
(本报有删节)
国务院调查组初步判断:
肯定不是自然灾害 而是重大责任事故
4月份就发现裂隙
但未采取有效措施
10月6日,国务院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在调查组成立会议上说,经初步判断,这次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王德学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排土场地基土质松软、承载能力差;企业超排;排土场设计依据不充分,地质资料不全,而且没有施工图;排土场下游的民房和散居人员没有得到转移;有关部门对排土场没有实行安全监测,4月份就发现了裂隙,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企业对安全生产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力;政府监管不力,采取措施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而前天,王德学视察“8·1”事故表示,经初步分析,这次事故肯定不是自然灾害,但有可能有一定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占多大比例,还需要经过调查取证,最后通过科学手段确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彻底查清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查清事故是不是存在瞒报、谎报、迟报的问题,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
编辑:
邵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