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神七备有一人独立出舱预案 三航天员岗位可互换
2008年09月23日 08:03新京报 】 【打印

●“到目前为止大局已定。技术工作的准备和人的准备,都比较好了。我们才有理由向中央专委请示(授权发射)”

三名航天员岗位可互换

人船箭器星大局已定

记者:神舟七号的准备情况怎么样,是否有信心完成任务?

张建启:今天(9月6日)上午开会中央专委审核,专门汇报了神舟七号的情况。请求中央专委批准神舟七号瞄准发射并授权总指挥部在9月20号到30号之间发射。为什么向中央专委汇报,因为到目前为止大局已定。

所谓大局,一个是航天员系统,一个是航天员选拔训练,选拔了三个人的飞行小组、三个预备航天员。今天他们的训练都非常不错,训练的难度很大。

这次配合出舱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航天员的心理加技术,综合能力要强。应该说他们具备了这个条件。

第二个就是应用型伴随小卫星也经过了试验,参加了联合审查。飞船各项准备就绪,火箭检查已经结束。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人、船、箭、器、星大的方面已经准备好了。

另外测试系统也准备就绪。关于着陆系统,这次确定的原则是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出动寻找返回舱,这和神五、神六是不同的,主要是为保护生态,保护内蒙古大草原。

技术工作的准备和人的准备,都比较好了,所以我们才有理由向中央专委请示。

记者:三名宇航员是如何确定的?

张建启:航天员的选择,基本原则首先是公平、公正、公开,第二个就是优中选优,第三个就是强强联合。

决定要搞神七任务后,我们的14名航天员全部投入了训练。一开始是基础训练,然后就是专业技术知识和体能等训练,并实行打分制。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身体和训练状况进行排序。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选拔方案和标准,由训练中心和总指挥部的选拔评审委员会投票选出第一轮的6人。

后续的训练是围绕神舟七号专业技术的一些训练,以强化的专业训练和心理质量的条件为主,6个人通过两轮投票,选出3名飞行员。

这3名飞行成员尽管有了指定岗位,2个在气闸舱,1个在返回舱,但他们的训练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岗位应该也可以互换。我们做好了两个人出舱的准备,一个穿俄罗斯的宇航服,一个穿我们的。万一这两个人有一个到天上出什么问题,或者航天服有什么问题,那还有一个一人出舱的办法。

发射时机考虑三因素

记者:这次神七提前到9月份发射,为什么?

张建启:选择发射时间有几个考虑,第一、不能冲突奥运会。第二、10月份我们国家一般事情比较多,我们也想错开一下。第三、根据计算,我们把发射时间定在大概晚上9点10分左右,出舱在阳照面,返回大概在下午5点40分,天还不太黑,下传的图像会更清楚,也能保证航天员更加安全。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神七任务的难点?

张建启:这套任务的难点,我大概归纳5个。

一是技术的跨越比较大,主要是突破航天员的出舱技术,研制微机电技术,突破天气测控系统。如果这次能够突破,将来用起来,应该说是领先的一个技术。

第二是风险比较大。三位宇航员面临着对整个飞船的所有能力的考核,这是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航天员的出舱。有个空间适应的问题。

第三是难度比较大。这次强化了心理的训练和技术的训练。航天员要在水里训练,穿着的航天服120公斤,再用铁块配合,加起来就是240公斤。

第四是航天员的自主性很强,他们基本上是16、17个小时在工作。可以说这一次无论是航天员,还是地面的指挥人员,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整个工作时效性很强,连续性很强,工作强度很大。

第五个特点是规模最大,为保障航天员出舱的安全,地面测控增加了国外站和两艘测量船。

神七队伍平均年龄没超40岁

●“我确实感觉到我们的队伍是很年轻,但是很有经验,能够打硬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希望。”

9月6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任务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会后,张建启(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总装备部副部长)、马兴瑞(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众媒体联合采访,介绍了神七任务的亮点和难点,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情况。

年轻是中国航天人优势

记者:据介绍,发射队伍中35岁以下的人员已经占到50%。中国航天研制队伍与国外相比,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是否具有优势?

马兴瑞:是的,我们实现了新老航天技术人员的更替。如嫦娥一号队伍,确实有大量的35岁的专家。参加本次发射的,我印象中平均年龄也没有超过40岁,所以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不管跟美国航天队伍比,还是跟俄罗斯比,我确实感觉到我们的队伍是很年轻,但是很有经验,能够打硬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希望。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