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6月29日,无党派人士陈竺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这是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第一位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无党派人士。两个月前,另一位中共党外人士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他是1972年傅作义辞任水利电力部长后35年来,首位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部长。
中共十七大召开在即,接连有党外人士“入阁”,引来种种解读。其实,早在200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数逐年上升,担任正职的也不乏其例。因此,党外人士担任部长看似“创举”,但从政策依据和地方的实践看,实属水到渠成。
问题是这两个“第一”,为什么是陈竺和万钢?这是一种偶然,还是释放出了有更深意味的信号?从履历上看,陈竺和万钢有许多相似:海外留学背景,在专业领域有国际性的权威地位。有专家认为,国际化视野是他们很大的优势。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只是两位党外人士获任部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重用党外人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日益丰富和成熟,反映出执政党的一种大视野。
首先是政治上的大视野。党外人士担任部长,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多党合作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也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这大大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形式和内涵,巩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而且比较罕见的是,两位党外人士所在部的中共党组书记,首次作为行政副职出现。这种党政结构不仅有利于非中共部长的履职,也为探索党政协调的新途径拓展了空间。
其次是用人理念上的大视野。万钢、陈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反映了近年来海归人才越来越多的现实。党外积聚了各类精英,用人视野当然要随之拓宽。中央文件要求,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联系知识分子紧密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政府部门,必须配备党外领导干部,有条件的可配备正职,正是用党外人才之所长:拥有专业技能,相对超脱的社会角色使他们易用专业眼光处理事务。
第三是放眼国际的大视野。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可以与国际社会对话的官员亮相政坛。新中国成立初期让大量党外知名人士参与执政,是着眼于象征内战后国内各阶层的和解;现在更多的是着眼于党外精英的专业才能,是更具国际视野的用人眼光。
有博大的胸怀,才有宽广的视野。任用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部长,无疑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表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延揽党外精英“入阁”,当是这句话很好的注脚。
(作者为本报主任编辑)
作者:
崔士鑫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