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乡镇干部被破格提拔为省厅处长、干部任前公示政绩、二次推荐、延伸考察、心理测评……2006年,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的“换届选举”,助推干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国各地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亮点纷呈,气象一新。
经中央批准列入2006年党委换届计划的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14个省区党委换届选举已全部顺利完成。今年进行党委换届的17个省区市的干部考察和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公推、海选“基层试水”用人更加公开透明
今年38岁的孙鸿斌是江苏省射阳县海河镇新当选的镇党委书记,他是经过3轮民意代表推荐,参加党员代表选举而最终当选的。
孙鸿斌说:“与我一起竞争书记岗位的有60多人,经过层层过关才胜出,获得这个岗位很不容易,我也很珍惜。”
孙鸿斌说,共有20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企业家、普通群众等民意代表画票同意他当书记,经过第二轮、第三轮类似的画票,他和另外两人被确定为初步人选,经过撰写调查报告、发表演讲等程序后,由县委常委会无记名画票,结果自己得票第一,成为正式候选人,交给镇党员大会选举。
江苏省在2006年的乡镇换届选举中,对891名乡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实行“公推”制度,为全国首创。由过去党组织酝酿、提名,变为党员和干部群众公开推荐,进一步扩大了民主,为落实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创造了新平台。
在2006年的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中,中央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把扩大民主的要求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
和江苏省一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紧紧抓住提名、考察、选举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认真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这次基层换届过程中充分发扬了民主,改变了过去“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避免了“领导定名单,下边画圈圈”式的暗箱操作。
而更具意义的是一种用人导向的变化,使干部由过去干事情“对上负责”为主,转变为对上、对下都要负责,对下负责更重要。被提名的候选人首先要被群众认可,如果没有群众公认,连提名这一关都过不了。
四川省社科院政治所副研究员李羚认为,把干部选拔的过程“亮”给群众,赢得了社会层面对党委用人标准、用人导向的认同,更赢得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