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心和宽容成就晚年﹕王光美人生谢幕
2006年10月21日 08:39
相关Tag

当王光美从一名女学生变为中共领导人的夫人后,她的命运再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普通女性的命运了。10月13日凌晨3时,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在入院两个月之后,病情突然恶化,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5岁。她的儿女刘源﹑刘亭亭等都守候在她身边。

10月16日下午3点,是王光美去世的第三天。设在北京305医院的灵堂里,前来吊唁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医院专设的灵堂已经被花圈覆盖,成溜儿的花篮开始在灵堂前的广场上堆积。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列军人排着队进来了,在哀乐声中整齐地鞠躬﹔两位穿着朴素的老人,被人搀扶着,一跨进灵堂就跪倒在地,未语泪先流﹔

还有几位外国人,也在司仪的指挥下,满脸凝重地绕着灵堂缓走。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来悼念的人就没有断,以中老年人为多,特别是,有许多人来自河南──文革中刘少奇就是在那里去世的。这是王光美传奇一生的最后谢幕。

在她身上,有着众多混杂而又引人注目的身份﹕辅仁大学原子物理女硕士﹑中国的“第一夫人”“特务头子”﹑传说中的“梅花党党魁”﹑政协常委﹑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中央党校王海光教授对本刊记者说,与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学子一样,王光美走上革命道路,是那个时代的潮流趋势。

1921年,王光美出生于天津。其父王槐青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工商司长,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于北洋女子师范大学。

王光美在家中排行第七,少时即聪明伶俐,后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光学专业。这位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在1946年,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那一年,已经和中共地下党建立联系的她放弃了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名校入学机会,担任了国共和谈期间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军调处的工作结束后,王光美到了延安。当她第一次碰到刘少奇并给刘留下良好印象时,还不是中共党员。

表示“要求进步”的王光美与“关心刚到解放区的青年同志”的刘少奇,最终走到了一起。1948年,王成为了刘的妻子。那年,王光美27岁,刘少奇50岁。王光美后来在晚年回忆这段姻缘,还记得当年中组部副部长安子文对她的嘱咐﹕和少奇同志在一起,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领导同志谈话你不要听。

由此,王光美走进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她曾经的居里夫人梦一去不返。她的命运再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普通女性的命运,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她随着中国政治舞台的忽起忽落而大喜大悲。“这种大喜大悲是和刘少奇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著名学者丁东先生向记者表示。

1949年起,王光美开始担任刘少奇的秘书。在《王光美访谈录》一书中,王讲到刘少奇第一次和她一起回娘家的情形。当时北京已经和平解放,王家的人为刘少奇的到来特意到曲园酒楼办了一桌丰盛的筵席。席间刘少奇对王光英说﹕过几天,我要去天津一趟。

王光美在旁听了,还挺不高兴﹕历来中央领导同志的行踪是保密的重要内容啊,她在回去的汽车上对刘少奇说﹕“你要去天津,我都不知道,你怎么就告诉我哥哥呢﹖我是党员他还不是党员呢!”后来王光美才知道,刘是有意识把这个信息透露给王光英的,他看中的是王光英在天津工商界中的地位和影响。

王光美一家,名流尽出。她的哥哥王士光(原名王光杰)解放后曾任国家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五哥王光复抗日期间在武汉空战中作为空军飞行员独自击毁9架日军战机﹔六哥王光英成为著名的“中国红色资本家”,后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种出身和门弟,为王光美带来的是荣耀和风光,还是灾祸,很难说。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傅泗航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