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预测”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与比较,20世纪中国变革史等等。现在主要从事当代中国转型政治学研究。著有《萧功秦集》、《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知识分子与观念人》等专著五部。
中华帝国文明近代为何会败给欧洲文明
南方都市报:观察中国当下的大转型,我们可否先从这个视角切入:如何评价改革开放这30年。我想可否拉长一下观察焦距,就是放在中国现代化史的大坐标下。如果沿着时间序列来考察,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西方文明发生冲撞后,为何中华民族突然陷入了困境?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外发型或者说是外部压力下形成的一种被动应对的现代化。
萧功秦:你的这个问题问到根本了,摆脱了就事论事。只有从大历史的视角,才能真正客观地、深刻地看清这30年来的伟大意义。中西方文明发生碰撞,中国的农业帝国文明败给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转型。这里我们先来看中国帝国文明的特征,它实际上是一个大一统的以“安分敬制”为基础的非竞争性文明,它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虽然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形成对前资本主义西方的优势,但这种“砖墙式”的帝国结构本身,与西方文明的类生物细胞体的多元结构相比,缺乏面对环境挑战的适应能力与微观试错的变异能力,这导致了它既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在近代也无力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
南方都市报:这个归纳很有意思,中华文明的演化显然也是一个过程,但最后为何会成为一种非竞争性的文明?
萧功秦: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帝国,中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大一统的帝国文明发展路径。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先秦时代那种小规模的、共同体多元竞争的格局,七国争霸时,各国也形成了自主性,边界开放性,人才流动性,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的格局,所以你看中国那时是一个产生“大家”的时代,中国基本上所有的思想学术基础都是那个以小规模的多元的共同体之间的竞争为特征的时代奠定的。但这种体制并没有长期稳定下来,战国时代各国的均衡平衡,最终被秦王朝的大一统体制所取代。中国最终演变为秦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这个帝国文明的基本形态是以大一统的皇帝—官僚专政王朝的周期性轮替为基本生存形态,王朝的崩溃虽会经过短暂的分裂,但最终又会统一,秦汉以后,经由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就是隋唐宋元明清。这一帝国共同体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来保持其长期生命力的延续,如果没有近代中西方文明的碰撞,这个帝国结构还会沿着朝代的轮替继续下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萧功秦 陈建利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