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统派能清楚地看到国家不统一会付出的代价,觉得统一是重要的,至于用什么国号来统一,由哪个政权主导统一是比较次要的。
我在课堂上确实很努力地表达我的国家认同,也想要影响学生,可是效果非常小,孤掌难鸣。
他们是火种,是星星之火,当然希望他们能够燎原,但是能不能燎原我们也不知道,还必须有其它的条件。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淡江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林金源文字实录,采访:周昂,整理:唐智诚 刘涛
台湾主张统一的人不到十分之一
凤凰历史:就您的观察来看,您觉得现在身边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台湾人多不多?
林金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从1992年到2014年做过一个民意调查。调查显示,在这段时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从25.5%一直降到3.5%,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从46%降到32%,而主张统一的人则降到9.2%。我推测,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当然会支持统一,可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就不见得支持统一。
我再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整个台湾的社会氛围,认为作为中国人似乎是可耻的,或者是一个很荒诞的事情。我太太参观画展时,一个解说员说,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盘古开天的传说,基督徒画家把它跟基督教的教义合在一起了。但讲了一半,他改说“我们华人”传说盘古开天。他改用华人,不敢用中国人,因为他不知道你到底是否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凤凰历史:您觉得台湾人对于中国的这种认同,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
林金源:过去120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从1895到1945是第一个阶段,在日本占据的这50年中,它推动“皇民化”运动,告诉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国是肮脏、不文明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45到1988年。这段时间里,台湾经历的是“反共”教育,“反共”很容易跨越一条线,就变成反华,然后就是反中国。这个阶段中只有四年,两岸同属于一个政府。可以说,过去120年当中,除了这四年时间之外,在台湾掌政的政府跟对岸都是对立的。第三个阶段是两蒋时代结束后,从李登辉、陈水扁一直到马英九。这个阶段就是“去中国化”。所以这三个阶段,皇民化、反共、再到“去中国化”,一气呵成,今天的局面就是这样来的。
凤凰历史:蒋介石到台湾以后,为什么不处理日据时期的“皇民阶层”,却清理掉了很多真正有中国意识的人?
林金源:这就是内战的恶果,蒋介石逃到台湾来的时候草木皆兵,维系政权是他的首要任务。而这些有民族意识的人支持左派、支持共产党,所以就被清理掉了。为什么不去清理“皇民化”的那些人?蒋介石自己还跟日本合作,甚至把日本的战犯、军事将领,这些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引进到台湾,组织“白团”来反攻大陆。内战对我们的伤害这么大,可惜的是台湾到今天还是没有人从这里得到历史的教训。
台湾年轻人不认同中国因教育与舆论误导
凤凰历史:那您觉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受什么影响最大?
林金源: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教科书,因为大部分年轻人接触历史、政治都是从课本开始。“去中国化”的教科书从李登辉以来一直推行到今天,效果非常明显。比如教科书说台湾的早期,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都来过,所以中国人只是来台湾的很多种族之一,他用这个方法来淡化、稀释中国在台湾历史中的成分,再导演成一个强调多元、强调国际化的状况。
二是政治人物跟传播界的误导。从李登辉以来,风行朝野、身居上位的人,已经没有人说自己是中国人了,传播媒体也是这样的氛围,所以我们想要扭转过来就很难。而且台湾的教育和政府的宣导,让台湾人搞不清楚政权跟国家的差异。譬如说中华民国是一个政权,可是被误导的民众认为它是国家。所以有的“反课纲”的学生会说:“中华民国滚回中国去”。其实中华民国只是一个政权,它就在中国这个国家里,你叫它滚回去,它怎么滚回去?所以当很多荒谬的思维结合起来,就变成这个结局。
凤凰历史:李登辉和陈水扁时代的“去中国化”,还有哪些恶果呢?
林金源:我先给各位看一张报纸上的图片。本来樱花开了赏樱花是很简单的事,可是台湾民众就会穿着和服在赏樱花,还登上了台湾的主流媒体。你可能会说这是老年人在缅怀日本。那再看另外一个报道,这个新闻跟日本、和服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这个年轻妈妈跟她的小孩,就习以为常地把和服穿出来,并登在报纸上。这就是“去中国化”的恶果:大家对日本没有防范之心,反而对中国是越来越有敌意,越来越有疏离感。
所以说,虽然“台独”不能跨越“法理台独”的红线,可是在思想上、文化上,早就是“台独”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台湾官办的抗战纪念活动对民间影响不大
凤凰历史:日本在台湾的民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林金源:有民调显示,台湾是全亚洲对日本最友善的地区,到日本去观光的人也非常多。媚日情绪是因为有拉力和推力同时作用。拉力是日本曾殖民台湾,推行过“皇民化”的教育,所以一直拉着台湾人往日本靠拢;推力则是对中国大陆的不信任、不喜欢的情绪,因为不想当中国人,所以就拥抱日本。新闻上穿和服的台湾民众和纪念日据时期的遗迹,就能说明这种氛围。
凤凰历史: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您觉得抗战这个话题在岛内的舆论热度高不高?
林金源:在台湾抗战胜利的纪念氛围非常怪异,大多数台湾人会觉得抗战胜利是你们家的事,不是我家的事,因为他不认同中国,所以变得事不关己。有一些人对抗战有感觉,但他的重点是跟北京争夺话语权,重点是要证明抗战是国民党、是中华民国领导的,而把如何去恢复激发民族意识的部分给忽略掉了。
凤凰历史:官方纪念抗战的活动,对于民间影响大吗?
林金源:几乎没有,因为官方对抗战真实的历史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只是在争夺话语权。譬如说很多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主题并不是抗战胜利,而把“抗战胜利”用很小的字体,写在宣传单很不起眼的角落里。如果官方本身没有热情,他怎么影响民间?
凤凰历史:那“独派”对抗战是种什么的态度?
林金源:他们说不叫抗战胜利,应该叫终战,战争结束,其实就是从日本人的角度看问题。
想影响学生的国家认同但效果非常小
凤凰历史:您的学生里边,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乃至于认同两岸统一的人多不多?
林金源: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学生非常少,而且可能会少于刚才所说的民调。对成年人做的民调显示,支持统一的人大概是一成左右。可以说年纪越轻,认同中国的人越少。
凤凰历史:如果您在课上宣传此类观念,或者说有意无意的表露了此类观念,通常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应?
林金源:我在课堂上确实很努力地表达我的国家认同,也想要影响学生,可是效果非常小,孤掌难鸣。
比如,我谈国际局势,谈台湾的经济、历史和未来,这些都必须跟国家认同有关,所以我那门课整学期都在讲这些问题。有些学生以前没听过这种说法,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也会思考一些问题。但我觉得比较挫折的就是下课之后很少有人找我谈,可能受大环境的影响,效果有限。
凤凰历史:那您在台湾社会中宣传“两岸都是中国人”或者“两岸应该统一”的理念,难度有多大?
林金源:难度非常大。台湾政界往“台独”方向偏斜,纠正机制完全不存在。因为国民党已经失掉理想了,没有把这一趋势拉回来的能力,一直在往“绿”的方面走。仅靠个别的团体、个人来努力,成不了大气候。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认知很多都是被误导的、偏颇的,不想当中国人有一个理由是因为不喜欢中国大陆,对中国大陆有误解,觉得它不文明、野蛮等等,所以不想跟中国变成一家人,而宁可拥抱日本、拥抱美国。所以有必要系统性地介绍中国大陆,让台湾人清楚中国大陆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必须替中国大陆辩解,很多事情在台湾被误导了。我看到只有少数台湾的统派人士做这个事情。
如果不能做中国人我觉得很遗憾
凤凰历史:那是什么原因让您还认同中国、愿意当中国人呢?
林金源:对国家的认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国家认同的选择对人生的方向有很大的影响。你要不要当中国人,你的努力目标就不一样。这不像你在餐厅点菜,没有鸡肉了就改吃牛肉。我不会因为其他的人不想当中国人了,就跟着随波逐流。众人皆醉,我还是要独醒。
有些人说中国这么强大,“台独”也不可能成功,而中国可以给台湾好处,所以经济上必须跟它合作,这是一种被迫地、消极地认同中国。我觉得一个人真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应该是积极地,打从心里觉得作为中国人是骄傲的。我个人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有所理解,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的。如果不让我做中国人,我甚至会觉得很遗憾、很可惜,我不是被迫才当中国人。
统派青年是星星之火希望能燎原
凤凰历史:那有些青年之所以会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他们是通过什么契机而转变呢?
林金源:我想一是因为,他们碰到了对的人,给了他们对的一些讯息,二是因为他们本身有理性、脑筋清楚。我的友人有一句蛮传神的话:在台湾如果不太想用脑筋的人很容易变成“台独”。你必须很努力地用脑筋,才能明辨是非,搜集一些真相,才可能不变“台独”。
凤凰历史:您觉得这些年轻的统派对台湾的未来有多重要?
林金源:他们是火种,是星星之火,当然希望他们能够燎原,但是能不能燎原我们也不知道,还必须有其它的条件。
凤凰历史:您觉得应该怎样让坚守这种信念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呢?
林金源:我们在台湾的同伴必须继续努力,还必须给蓝营压力。“台独”的坏处大家都清楚,但是蓝营“不统”、“不独”,温水煮青蛙,把台湾带偏的危害反而更大,所以我觉得台湾真正的问题在于“蓝营”。我们必须让台湾民众了解到,台湾只有两条路,不是“统”就是“独”,“不统”、“不独”维持现状不可能持久,这个理念必须继续宣传。
同时我觉得北京也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最近《联合报》头版头条报道,台湾“海巡署”抓了很多到台湾捕鱼的大陆渔船,还把此事与三年前台湾渔民到钓鱼岛被日本船舰逮捕的事件对照,说三年前台湾“海巡署”的船喷出的水柱就像小童尿尿,而现在喷出的水柱很大,震慑了大陆,并把大陆渔船给逮捕了。
这是非常荒谬的对照。我觉得中国大陆应该解释一下,有很多台湾渔民跑到大陆去避风,或者到大陆渔场捕鱼,大陆并没有这样对待台湾。这些真相大陆讲出来台湾才有个对照,发现是台湾这边理亏。可是没有人讲,那就只能以讹传讹,一再累积成大陆蛮横、霸道的错误印象,那台湾的民心、民意就不可能转过来。
凤凰历史:有人认为如果民进党上台,要直接面对大陆,它可能也不敢一味宣传“台独”,所以不用太担心,不知道您怎么看?
林金源: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民进党虽然知道不能跨越“法理台独”的红线,可是它在私底下搞“文化台独”,在思想上、社会氛围上把整个台湾都带向“绿色”,这是很严重的。不能说看到民进党不敢跨越“法理台独”,就觉得煮熟的鸭子不会飞。
真正的统派认为国家统一比谁来主导统一更重要
凤凰历史:很多大陆人不太清楚“统派”、“独派”等概念,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林金源:我觉得很多大陆人士都用二分法看待台湾问题,以为“反独”的就是统派,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台湾还有很大一块坚持“不统”、“不独”的“独台”派。“绿营”是“台独”派,“蓝营”就是“独台”派,另外一个就是统派。统派并不只是“反独”而已,还有促统的决心跟意念。“独台”派反对“台独”,可是也不支持统一,因为他对大陆有疑虑,对中国政权有疑虑,所以不愿意统一。
我们对统派的定义是:支持国家统一,并认为国家统一比谁来主导统一更重要。如果你说你主张统一,但又坚持一定要中华民国来统一,或者坚持不可以消灭中华民国,那就是假统派。而真正统派能清楚地看到国家不统一会付出的代价,觉得统一是重要的,至于用什么国号来统一,由哪个政权主导统一是比较次要的。
凤凰历史:统派对统一以后情况,有没有什么构想呢?
林金源:在台湾,统派有一个很尴尬的状况,就是会被人称为“卖台”,好像统一就是丢掉台湾的主体性,被中共并吞。我想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其实台湾可以在统一中发挥对大陆的影响力,这样其实没有谁吃掉谁的问题,更何况北京也说一国两制,只是这个说法台湾人不接受。
最好的统一是循序渐进的,所以统一之后的中国会有台湾的成分在里边。只是台湾的民众搞不清楚如何去影响大陆,总觉得大陆这么大,我们不可能影响你。其实不然,在经济、文化、历史很多层面,台湾的元素都有它的价值。如果有统一的用心,你是可以对大陆有些影响的。但如果继续拒绝统一,以后想要影响大陆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少。
林金源
现任淡江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研究领域:经济发展、所得分配、中国政治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