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为何任命前国民党职员做中共高官:父亲是康生
核心提示:1979年2月,经中央批准,省委任命张敬堂兼任杭州市委第一书记,张子石被撤职。一年多之后,中央作出了开除康生党籍、撤消悼词的决定。
康生 资料图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综合
“文化大革命”中,康生为了证明自己“立场坚定”,同其家庭早就“划清了界限”,多次表白说,他除了只同一个共产党员的儿子张子石联系外,同地主家庭毫无来往。这种说法完全是为了混淆视听而编造的。
事实上,康生地主之家,几经变迁,到解放前夕已父母双亡,完全由康生的前妻和一儿一女维系着,他们相依为命,浑然一体。既然同儿子张子石有密切联系,怎么能说同其家庭毫无来往呢?
康生与他的前妻联系少,并非因为她是地主婆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又娶了曹轶欧的关系。再说,康生同其子张子石有来往,也绝非因为他是共产党员。直到解放前夕,张子石一直是国民党救济总署青岛分署的职员。
1948年9月,康生任鲁中南第一书记时,才经地下党将其子引进解放区,参加了工作,并加入了共产党。其实,将自己地主出身的儿子培养入党,参加革命,也并非是同家庭划不清界限。可是康生为表白自己的清白,竟然违背历史,颠倒事实,将“入党”和“联系”的先后顺序换个个儿,真是用尽了心机。
张子石经历
张子石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解放前是国民党救济总署青岛分署的职员,一直同其母相依为命。解放后入了党,并先后任青岛第三中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青岛第二中学校长、青岛市教育局长。文革中,与青岛市副市长王效禹一起成为了“造反派”,王任山东省革委会主任,张担任了常委。1969年九大后不久,王效禹成为文革开始后第一个被打倒的省级革委会主任。张子石则依然任常委直至1975年7月调任杭州,同时兼任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
1975年12月16日康生去世后《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曹轶欧同志及子女张子石等表示亲切慰问”。这是张子石第一次以康生儿子的名义登上《人民日报》的新闻,不过这也是仅有的一次。
1979年2月,经中央批准,省委任命张敬堂兼任杭州市委第一书记,张子石被撤职。一年多之后,中央作出了开除康生党籍、撤消悼词的决定。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6211044
1佛山政协会议门口的豪车 -
7635166
2莫斯科一起枪战致4人亡 -
6398296
3房企搞宣传狂撒现金 市民疯抢 -
5634496
4刘汉团伙被抓捕现场画面、武器库内景曝 -
5055566
5鄱阳湖现江豚群 -
4917993
6涉黄男女被堵在床上 -
3646040
7大爷自造“兰博基尼”送孙子 -
3045147
8深圳原副市长袁汝稳年初二坠亡(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