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仍“潜伏”的余则成:曾在苏联受训练
2009年12月03日 15:13大河网-郑州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电视剧《潜伏》的热播,让许多人对我党地下工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在河南省,有一名地下工作者的经历比《潜伏》中的“余则成”还要曲折坎坷。

他叫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长富),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河南省工商联、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等职。2009年11月19日《人民政协报》将其事迹披露,11月25日祁文山的大女儿祁葆珠女士向《郑州晚报》披露了祁文山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数十年的“潜伏”生涯……

1935年

走上革命道路,开始为民族解放而战斗,那年他只有18岁

祁葆珠,祁文山的大女儿,曾先后担任政协河南省九届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谈起父亲,祁葆珠表情里溢满了崇拜和骄傲。

祁文山祖籍天津市,1917年4月出生于天津市侯家后一个贫民家庭,15岁父母就离开了人世。为了生计,1931年投奔在道清铁路当工人的三哥,来到焦作读书。

在焦作扶轮学校(后改名为焦作铁路职工子弟小学、焦作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小学部)读书时,学习和品德都很优秀的他,很快得到了李导民和杨洗压两位教师的喜爱。这两位教师都是中共地下党员。1933年,在杨洗压老师的介绍下,祁文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祁文山能走上革命道路,还和他的表兄有很大关系。在焦作时,他寄居在其姑姑家,祁文山的一位表兄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了。

他的这位表兄为他留下了不少革命书籍,每天晚上他都要看到深夜,这为他以后投身革命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学校里,按照地下党的指示,他组织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

1934年,在党组织的资助下,祁文山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焦作扶轮中学,并被选为学校学生救国会委员。1935年12月9日,祁文山在焦作组织同学参加全国学生统一行动的“12·9”学生运动。游行时,祁文山走在最前面,举着红旗,带头呼口号……

第二天,白色恐怖笼罩学校,杨洗压老师通知祁文山赶快离开焦作,说特务马上要来秘密逮捕他。于是,祁文山翻过墙头离开了学校,顾不上与家人告别,托人给他的三哥送去一张纸条,大意是:“三哥,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我要为民族的解放去战斗。”

那年祁文山只有18岁。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锡磊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