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战:抗日战场上以弱敌强的中国雄鹰
2010年01月02日 11:4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待命出发的中国空军飞行员

本文摘自《武汉会战》 作者:李梦文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二·一八”大空战

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强敌,在装备数量和质量总体上都不及逞凶一时的日本空军的大背景下,以劣抗优,英勇善战,奋力搏杀,以鲜血和壮志捍卫了中国领空,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之歌。据资料统计,8年抗战中,中国空军累计4300余次,取得了击落击伤日机超过1500多架,并毁伤日军大量水面舰船和战车车辆的重大战果。

武汉大空战就是这些痛击侵略者、扬我中华儿女志气的对日空战战争历史记录中尤为辉煌的一幕。

武汉会战期间,担负空中作战任务的主要力量包括第3、4、5航空大队及来华支援作战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主要装备包括伊-15、伊-16战斗机和喀秋莎轰炸机。其中,伊-15系双翼式战斗机,配备4挺航空机枪,其突出特点是机动性能好,转弯半径较小,爬升性能也不错,与当时日军主力的九六式战斗机堪称对手。而伊-16则是一种主要用来针对轰炸机的战斗机,单翼式,配两挺机枪,突出特点是飞行轻灵,速度很快,捕捉追杀笨重的轰炸机时尤为适用。除此之外,还配备了TB、DB两种型号的运输机,差别主要体现在运载能力上。

发生在1938年2月18日的空中搏杀算得上是武汉会战中中日双方空军的初次交手。

该日中午时分,日军由轰炸机和九六式护航战斗机组成的飞行编队共30余架自位于安徽的机场出动,下午1时许飞抵武汉上空,并借云层掩护开始对我实施轰炸。

在地面防空炮火的支援下,早已在空中机动待命的中国空军驱逐机编队迅速杀入敌阵,顿时滠口及戴家山一带上空杀生震天。双方都志在必得,战斗异常激烈。有现场目击报告曰,“彼上此下,均争死角逐射击据点,厮杀激烈……翻腾上下,各逞奇术”。

就在战斗处于胶着状态之际,中国空军另外一支编队赶来增援,顿时士气大振,日军编队见势不妙,纷纷向汉阳一带逃窜。中国空军飞行员哪里肯舍,调转机头一阵穷追猛打,所采取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法见效明显,只见日军飞机在空中纷纷开花,地面升腾起坠落时的浓烈黑烟。中国驱逐机越战越勇,不给残敌丝毫喘息机会,一直追歼至黄陂东湖仓予埠、黄花涝以及后湖一带。

空战取得了最后胜利,日军来袭飞机仓皇逃窜,并被击落12架,而中国空军也有7架飞机损失。当时的报道形容,“全武汉市民对此惊人成绩,欢欣鼓舞,兴奋若狂。”

作为战后一景,“敌机坠落地点,虽离距汉口市区辽远,而市民前往观看,络绎于途,莫不喜形于色,甚有涉水探取敌机零件碎片,作为纪念品者,其敌忾同仇之心,可见一斑。”

被击落的敌机星散坠毁于滠日、青山、黄陂、东湖、仓子埠、黄花涝、戴家山等处,当时的《武汉日报》记者赶赴其中一处地点时看到,敌机“机身尾部被焚毁多处,白银色躯壳上,尚有太阳徽志残痕,两冀已撞碎”,而日军飞行员尽管随身携带“护身符咒”,但“两足折断,头部仅余后额”,按照现在的说法,“死得很难看”,正应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老话。

此战中,中国空军飞行队长李桂丹勇猛杀敌不幸捐躯。他精通战术,作战能力很强,曾创造击落敌机8架的优异战绩。此役牺牲,令中国军民不胜惋惜。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梦文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