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义勇军退入苏联成战俘 4万人回新疆冻死1/4
2009年12月15日 08:2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从新疆相关史料记载的情况看,千人以上进入新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就有25批,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此外,苏联政府还允许部分文化水平较高的军官和家属到莫斯科;基辅的一些大学深造;但出于抗日的意愿,报名留学的军人和家属很少,一些报名留学的人员,不少人后来还是加入了回归的大军;

从1933年2月上旬起,4万多名抗日官兵(含部分家属)在零下三十多度(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五十多度)的情况下开始沿着伯力--西伯利亚--赤塔--伊尔库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亚古斯--塔城(伊犁)的路线返回;

“那时的情景可真惨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掉队的和牺牲的战友;”79岁的李云先,60年后谈起当年回国的经历,还有一种后怕的瑟瑟之感;“最难度过的就是那一个个漫长的寒夜了,没有暖气,没有火炉,没有充足的御寒衣服,也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大家完全依靠相互拥挤着的体温在同严寒进行抗争,人体本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大削弱,稍有伤寒感冒就会失去性命;当时的带队军官最怕的就是集合点名,因为每次点名时,总是有一些大家熟悉的声音听不到了,而每每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队伍里总是死一般的寂静,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声音会在什么时候消失;以至于回归的大军中逐渐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早晨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死去战友的遗物,掩埋好战友的遗体;”

讲到这里的时候,李老讲述了一个伴随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刻骨铭心的辛酸往事:1933年农历正月十五(2月10日)的那一天,我们这批1500多人的归国部队中就有23人被活活冻死在伊尔库斯克车站;在这些冻死的人中,有一家4口至死还团团拥抱着,丈夫的衣服全都披在了妻子和孩子们的身上,妻子则近乎完全敞开着胸脯让孩子们取暖,小女儿死时嘴里还含着瘦小得看起来已经没有奶水的母亲的乳房;“真是灭门之灾,灭门之灾呀!”本来按规定家属小孩是要经水路绕道日本海而到达上海和天津的,可当时有些家属小孩说什么就是不愿意同自己的亲人分开,她们宁愿和亲人一起挨冻受饿;颠沛流离,也不愿过天各一方;互不相知的生活,因而在回归大军冻死的人员中,家属小孩占有很大的比重;

根据李老生前的回忆,绝大多数被冻死的义勇军官兵死后都圆睁着双眼,大家常常是费好长的时间才将他们的双眼合上,“个别死难者尽管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没有将他们的双眼合上;他们是舍不得离开我们这些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他们是不愿意埋骨于异国他乡!他们天天期盼着重新回到抗日的疆场,他们做梦都想着同祖国的亲人团聚!他们是死不瞑目啊?!”

为此,李云先多次对看望自己的专家;学者说:“数万抗日义勇军连同他们的家属子女,一进入苏联就失去了自由,连上厕所也要征得苏方的同意,他们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么凄惨的状况,现在有几个年轻人知道?”

不少幸存回国的抗日义勇军官兵,谈起穿越西伯利亚那段长途跋涉的历史时,都免不了回味一番那逝去已久的;但又难以忘怀的饥寒交迫的滋味;一天400克黑面包,在等待回国的“休闲”日子里,大家都饿得不行,都不得不想方设法填饱肚子,开始行军后饥饿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长途旅行时人的饭量最大;”一个车厢里,如果有一位因为饥饿而晕倒休克的官兵,马上就会有众多的官兵倒下,这种“传染病式”的连锁反应,始终伴随着回归大军;

有时运行1天才赶到一个小站,下车后的所谓休息地方,实际上就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一些“木房子”,没有任何生活和御寒设施,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大家只是靠着一种毅力和信念坚持着;渴了含口),饿了还是吃口),实在挺不住了才啃一口面包,有些人到死都舍不得吃掉那份少得可怜的面包;

由于在苏滞留的1个多月时间里,官兵们值钱的物品大都兑换了可以吃的东西,基本上是人人一贫如洗;然而每当行进到一些大的车站和城镇时,大家还是绞尽脑汁搜寻一些物品,以求换得一些吃的;有些官兵甚至用自己的皮带;毯子等换回几颗白菜;几个马铃薯;几条酸黄瓜和一星半点面包;有一次,6名义勇军官兵用他们的棉衣合起来换来一只诱人的“烧鸡”,一吃才知道是乌鸦,类似的现象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

如果说饥饿和严寒摧残着义勇军官兵肉体的话,泣别白山黑水后几个月没有洗澡;理发,满身活蹦乱跳的虱子则经常使官兵们处于欲睡不能的失眠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肉体摧残;在到达苏联远东重镇多木斯克后,就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为了解决洗澡问题,义勇军官兵利用两间木制小房建造了临时浴室,一间用硫磺熏有虱子的衣服和皮袄,一间用蒸气出汗,再用水冲洗;每次20人洗澡,10多分钟就可交替,2000多人的队伍,大半天就可以轮流一遍;有一次,由于澡堂“工作人员”失职,也由于“熏衣房”连续20多个小时一直保持高温的原因,所有洗澡官兵的衣服全都被烧光了,20多人赤身裸体地跑了出来;大家只好临时救急,积极捐献衣服,用了1个多小时才使每个人得到安置,其困窘的状况可想而知;然而,就是这场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火灾,却极大的提高了“临时浴室”的知名度,以至于很快普及开来;此后,每到一个大站,做梦都想着洗澡的官兵,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搭建“浴室",然后确定洗澡的顺序,最后才落实休息的事宜;不少当年的幸存者始终对这种简便而又“一举多得”的“浴室”记忆犹新,一些人到老都对当年这个特别的“发明”而自豪,认为正是这个“发明”在当时困难的环境下解决了官兵最关心的“洗澡难”的问题;在今天我国的东北;内蒙和新疆的一些边远地区,人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简便的澡堂;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百顺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