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义勇军退入苏联成战俘 4万人回新疆冻死1/4
2009年12月15日 08:2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1933年的数万名东北抗日义勇军回归新疆,是现代新疆文明进步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这些官兵及其家属子女文化程度一般都比较高,思想比较活跃,因而给当时的新疆社会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奠定了现代新疆大通信的格局。义勇军官兵中,不少人在东北时就从事邮政和电信工作,来到新疆稍加培训后,便分赴南;北;东疆各地参与当地邮政电信的筹组工作,1934年后,新疆50多个县以上单位的邮政和电信部门全都是由东北抗日义勇军官兵参与组建起来的,他们是现代新疆大通信格局名副其实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二是开启了现代新疆文化教育的新篇章。1934年后,在广大义勇军官兵和其家属子女的积极推动下,边远;落后的新疆掀起了兴资办学的热潮,不到3年时间里,新疆新增各类中小学校320多所。1934年7月,东北抗日义勇军著名将领刘斌的爱人关岳铭创办了新疆第一个女子学校--“喀什区立女子学校”,关岳铭为第一任校长。学校学生为维;汉两大民族,实行“双语”教学,为增强学校毕业后的就业率,对维吾尔族女生还增加了职业培训的内容。“喀什区立女子学校”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双语”教学的机构,对后来;甚至是现在新疆的教育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曾在苏炳文东北民众救国军担任上校参谋长;时任新疆塔城地区行政长兼警备司令和边卡大队长的赵剑锋,在塔城地区发起了一场在今天看来都堪称奇迹的“教育革命”。两年时间里,他发动各族王公;巴依(财主)捐资兴建了乌孜别克学校;塔塔尔学校;哈族学校;回汉学校和两所综合性中学。1942年,赵剑锋离开塔城时,塔城地区共办学校79所,在校学生4960多人,其中女生1200多人。现在塔城地区学校的分布基本上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三是传播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耕作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新疆的繁荣和发展。义勇军进入新疆后广泛宣扬的抗日救国;中苏友好;富国强军;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和平发展等先进思想,对后来盛世才“六大政策”(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形成起到了“催生”和“促进”的作用。义勇军将东北地区先进的皮毛加工;果品加工技术带到了新疆,将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的大豆;高粱;玉米大面积的引种到了新疆,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新疆传统的工;农;牧业结构,促进了新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是增强了新疆作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统一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新疆的历史和政治格局。由于东北抗日义勇军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加之其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很强的战斗力,客观上对新疆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的民族分裂势力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一些长期横行新疆的分裂势力和“占山为王”的匪帮,在义勇军的有力打击下分崩离析;土崩瓦解。1934年后的新疆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民族分裂活动,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小规模的分裂叛乱活动也都在义勇军官兵的有力打击下迅速得以平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新疆的贡献;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

在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创了新疆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后,为平定新疆内乱;维护国家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义勇军邢占清;杨耀钧;郑润成;刘斌;杨炳森;蒋有芬;周徵绵;陈宗岱;张锡候;姚雄;哈玉良等数十名高级将领却横遭盛世才的杀害。其中郑润成在盛世才取代金树仁的政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刘斌率部转战天山南北,多次在关键时刻解除对盛世才政权的威胁,曾荣获盛世才亲自颁发的金质功勋章。他们被杀害的惟一原因就是功名显赫和坚持正义,从而撼动了盛世才的“威权”统治,使其感受到一种危机惶恐。到1944年国民党接收改编新疆部队时,被盛世才杀害的义勇军官兵达1万多人,而同一时期为稳定新疆政局牺牲的义勇军官兵还不到5000人。1945年12月15日,也就是抗战胜利4个月后,留守新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官兵为被盛世才残害的将士立碑纪念,碑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天山峤峤,乌水萧萧,忠魂冤魂,岳节韩操。盖闻七尺捐躯,至死不忘汤誓,三字冤狱,虽忘犹恨奸庸,秉公忠以勒石,爰命笔而志愤。溯“九·一八”事变以后,我东北相继沦沉,白山黑水之间,志士仁人奋起,莫不效忠党国,胥皆赴难同仇,或毁家以纾难,或投笔以从戎,或喋血于松江,或杀贼于辽水,与寇仇誓不并立,问丈夫何以为家?无如地僻兵微,兼之贼众我寡;终因弹尽援绝,奉命转道来新,均希趋赴中枢,共参抗战大业。迎值新疆省“四·一二”政变,贼盛世才同党巧攫权位,假造中央命令,无异金牌十二,阻难不使晋关,俨同壮士八百,屠伯郅凶,罗钳织网,捕杀刑戮,极恶穷凶,致报国健儿,多做断头之鬼,使杀敌志士冤成无主之魂,才猷未展,素志曷酬,满腔热血,洒向无从,今虽国贼已除,愈痛公等冤痛,生者虽庆昭苏,死者长眠遗憾,悲思有泪,顿觉感触颇多,积愤无声,不禁数言作识。

岁月虽然过去了很久,但碑文中表达的切切思念之情依然,人们不会忘记献身祖国西部边疆的义勇军官兵,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转战白山黑水和天山南北的一代忠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百顺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