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假合资案内幕:挂洋旗寻庇护大发洋财
南滨路旁的法国水兵营。
聚福洋行直航川江的“福源”号。
南岸区董家桥21号,一楼一底的小别墅,青砖灰瓦,整体筑在高高的石基上,房前是一片小院落,大门弧形内凹。这是重庆开埠时期法国洋行高级职员的住所和活动会所。虽已破败潦倒,但高贵、优雅的贵族气息仍依稀可见。
就在这栋别墅里,82年前诞生了一出恐怕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假合资案——重庆当时的豪门黄家与法商永兴洋行合资成立聚福洋行,贯以“法商”二字对外。法国人不参加经营管理,不问盈亏,聚福洋行每年致送法方“挂旗费”银子3万两。
假合资成功唬住贪官污吏,避开了军阀、土匪,聚福洋行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商界·中国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周攀峰说,这笔交易考量出乱世之下,企业家的生存智慧和勇气。近百年过去,一些企业依然徘徊在历史窠臼里,类似假合资仍在重复上演。
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和市工商联搜集整理的一份史料中,时任聚福洋行总经理的黄瑾莹先生详细介绍了假合资经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刘嵩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