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期 2013.03.15

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这个盛世完全是依靠强化君主集权制度这样传统的方式来造成的。

一、中国古代腐败的根源在于体制。

凤凰历史: 传统政治体系下,腐败在所难免,造成这种贪污大规模风行的原因是什么?

张宏杰:人治不管多么厉害,老虎成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贪官,毕竟有打盹的时候,你一打盹,腐败马上就会死灰复燃。所以,中国式的腐败是基于制度、体制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去寻找对策,要不然单纯靠皇帝一个人的雄才大略、精明还是靠不住。[详细]

二、专制社会只能培养出没有原则的顺民。

凤凰历史: 中国的民族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整个过程是向下还是向上?

张宏杰:中国人国民性中的主要的负面成分,事实上,许多所谓的“劣根性”反映的是前现代化的社会性格。散漫、一盘散沙、懒惰,这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农社会生活节律相适应;不敢独立思考、缺乏开创性、因循守旧,这是专制社会培养出来的顺民品质。[详细]

三、清末“万税”逼反江南贫民。

凤凰历史: 作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功勋人物,曾国藩如何看待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

张宏杰:他的认识当然是官逼民反。百姓负担太重。如果给国家交一石米的漕粮,老百姓本来只需要交二千文钱就行了。官府却层层加码,各地需要交八千、十千至十八千文不等,附加税达到了正税的三倍至八倍不等。当时就有人说:“江南必反于漕。”[详细]

  • 1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启中国两千年文化专制
  • 2曾国藩在对外关系上主张重视实利
  • 3清官林则徐每年接受“陋规”逾万两
  • 4曾国藩头脑中没有任何现代法制意识

核心提示: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这个盛世完全是依靠强化君主集权制度这样传统的方式来造成的,他是乾隆皇帝一个人主导的盛世。乾隆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并没有回答中国在人口压力下如何转型这个近代性的问题,没有回答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以何等姿态面对世界。

张宏杰先生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历史学者张宏杰文字实录,采访整理:杨超

嘉宾简介: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2006年调入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乾隆盛世是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

凤凰历史:传统政治体系下,腐败在所难免,乾隆朝即呈现出这种特点,造成这种贪污大规模风行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于中国,日本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贪污?

张宏杰:乾隆用高明的政治手腕,成功地防范了外戚、亲贵、太监、权臣,将中国专制制度推向顶峰,但他的一系列强悍的专制措施,并没有解决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基本问题--腐败。他的专制只是加深了中国人性格中的奴性和被动性,给中华民族带来永久的创伤。

十八世纪,人类社会涌动的文明大潮主流正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化,把他们关到法律的笼子里。”是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理性的崇尚。伴随着这些大事,西欧社会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人的公民权利保障大为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解放,这造就了物质进步的真正基础。

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发生着与世界潮流恰好相反的事。

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积六十余年努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把皇权推到了顶点。在他眼里,任何民间的自发性和主动性都是危险的。他强化了对民众的驯化,把他们关进了更严密的专制统治的笼子里。

他陶醉于为子孙后代建设万世不易之基的伟业之中,成功地为中国人建造了一个针扎不透,水泼不透的完美政治监狱,这个监狱精心塑造出来的国民,固然是驯服、听话、忍耐力极强,却无法挺起腰板,擦亮眼睛,主动敏捷地迎接扑面而来的世界大潮。换句话说,乾隆皇帝的伟大统治,造成了中国人精神面貌的退化,拉大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这个盛世完全是依靠强化君主集权制度这样传统的方式来造成的,他是乾隆皇帝一个人主导的盛世。乾隆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并没有回答中国在人口压力下如何转型这个近代性的问题,没有回答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以何等姿态面对世界。

中国古代腐败根源在于体制

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默许官员在一定程度下贪污的,因为“低薪制”的设计使官员不可能不靠灰色收入来生活。事实上,传统财政制度中可钻的空子多得不胜枚举,贪污对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在大部分时候,贪污之所以能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在儒学价值观有效运转下人格操守的约束。再一个是从上而下的政治高压。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的反腐决心和虎视眈眈的监视。

在乾隆晚年,约束腐败的两个条件都失去了作用。在乾隆的不断打击挫辱下,官员们渐渐放弃了人格操守,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不变的指针,那就是现世利益。晚年乾隆精力不济、“多从宽厚”,更带头腐败,为贪官们树立了榜样。同时,乾隆盛世的经济发展为腐败提供了巨大空间。在乾隆前期,大清经济一直高速成长,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口从一亿增长到近三亿。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蛋糕做大了,可以搜刮、聚敛的基数比以前扩大了数倍。在这种情况下,政治腐败如同细菌遇到了适合的温湿度和酸碱度,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底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仅仅十余年间,乾隆朝就完成了从前期政治纪律严明到后期贪腐无孔不入的转变。在繁荣的表相下,大清王朝的全盛之局,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我写乾隆腐败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和当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咱们并不是要借古讽今或者怎么样,它是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规律。乾隆时代的腐败案发生,遵循着一个数额由小到大,腐败官员的级别由底层向高层发展,最后发展成窝案、串案,牵一个出一串,挖一个起一窝,团伙犯罪,相互打掩护。腐败最后已经成为一种体系性、体制性的腐败。但是乾隆治理腐败的措施还是个人化的人治。人治不管多么厉害,老虎成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贪官,毕竟有打盹的时候,你一打盹,腐败马上就会死灰复燃。所以,中国式的腐败是基于制度、体制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去寻找对策,要不然单纯靠皇帝一个人的雄才大略、精明还是靠不住。当官只有把上面对付好了,下面即使没穿裤子也看不到。

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启中国两千年文化专制

凤凰历史:马戛尔尼曾说是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专制思维在传统中国人头脑中是如何体现的?到今天为止,中国人的这种专制思维是否有消减?

张宏杰:中国的专制主义为什么如此根深蒂固,一直是我头脑中的一个迷惑。我的写作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对专制主义的深入思索迫使我不得不深入到历史源头,从最初的源头,即地理环境那里开始探索中国式专制主义的来龙去脉。事实上,一开始,我头脑中的许多常识和普通读者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秦始皇是文化专制的发明者。他制造的“焚书坑儒”残暴割断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开了两千年文化专制之先河。要是没有秦始皇,中国人不会是现在这个样。

但深入阅读和思考得出的结论完全不是如此。这说明,我们头脑中的大量“常识”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说,大众头脑中塞着大量的错误。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前进得如此艰难的一个原因吧。

专制制度不是中国人的主动选择,而是被历史和环境赋予的。事实上,专制制度毕竟还强过毫无理性的恶性竞争。比如狼群形成了按等级秩序进食的习惯,就有利于狼群的稳定与和谐。

不过人毕竟不是狼,我们现在处于的时代也不是中世纪。所以专制制度就显得很可恶了。就象和蝴蝶比起来,毛毛虫就很难看了。归根结底,建立起成熟、强大、严密的专制主义政治,并不能算成中国人的骄傲,因为专制主义是一种十分低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连动物都会使用。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嘉宾介绍

张宏杰

历史学者
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1972年生于辽宁。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2006年调入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