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看文后的评论,很多读者指斥我频道选择此篇文章的种种问题,现做一解释。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述的情况是否符合史实?就编辑比较浅薄的历史知识而言,大部分应该是无误的;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观点算不算哗众取宠?这个就需要有一个定位,如果从我们所潜移默化接受的历史认识出发,中国古代是自然经济社会,是小农社会,是与市场关联有限的社会,那么,他确实离经叛道了。但如果从经济史的角度,尤其是熟悉明清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专业角度而言,此文对于中西贸易的意义估量和描述,似乎仍显得单薄;第三个问题,与货币战争挂钩,用现代词汇是否就是浅薄?不得不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部分朋友能够熟练阅读文言文,是否代表所有读者朋友都喜欢呢? 归根结底一句话,了解历史最根本的是磨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而容忍别人的不同观点,认识自己的知识不足,则是非常基本的态度了。话到此处,如仍有读者对此文章或者编辑的解释有不同意见,请点击以下网址理性表达看法,我们会诚恳地回应您的批评:http://bbshistory.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7701 |
本文摘自 《五百年来谁著史》 作者:韩毓海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市场放任的政策造成粮食危机而国家又救灾不利,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失位”。彭慕兰所指出的中国国家能力在近500年内的持续下降,并提示我们必须去追寻这种国家能力持续下降的真实原因所在——这毫无疑问是个极其重要的见解。
农出粟而使之输金,唐、宋以降之弊政也;商利用金而使之输粟,则开中之弊法也。颠倒有无而责非其有,贸迁于南而田庐于北,人心拂而理势逆。
——王夫之
明朝“市场化”的问题
白银依赖进口是明清两代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实,白银一旦不再是交换的媒介,成为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波动的商品,它就脱离了货币的性质,成为积累和掠夺财富的工具,正如卡尔·波兰尼所说,货币一旦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被炒卖,货币供应的不稳定,虽然会使得炒家们利用其得利,但也会使得定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而如果我们今天看不到这个实质性的金融问题,也就不能解释为什么1630年代的美洲白银供应短缺,会成为明朝垮掉的一个重要原因,而200年后,即1830年后开始的世界货币体系由银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转变,为什么也竟然最终导致了清朝的垮台,如果纠缠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里,迷失在皇帝、娘娘、太监钩心斗角的鸡零狗碎中,就势必看不到500年历史的基本脉络,那样,我们的历史研究,就与靠议论皇帝家事治天下的“道学家”们没有什么不同了。
当然,白银的进口和外向型的经济,确乎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的经济和生产活动向着专业化、商业化、跨国、跨区域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比如松江地区),随着国内外对于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改行从事全日制的纺织和棉布贸易,社会学家黄宗智有一个观察,以此来反驳历史上中国没有市场经济的说法,他说:我们要了解明代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究竟怎样,其实从一个极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到,那就是当时中国的大多数人都穿棉衣了,——这就说明了当时棉花和棉布生产的市场化,如何导致了棉布价格的下降。
其实,与当前的经济学家们所倡导的“比较优势理论”所描述的一样,明代市场的扩大,使得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通过出口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当时的世界市场,但与此同时,它也造成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市场、资源的竞争,必然要造成国家间的竞争,特别是中、西(班牙)两大帝国间围绕着菲律宾问题的对抗。随着中国商人把贸易据点建立在马尼拉,甚至随着大帆船贸易把中国商城办到了墨西哥,中国商人与西班牙商人的纠纷日益扩大,其实,西班牙人在16世纪后期占领菲律宾的吕宋的时候,当时在吕宋定居的闽浙中国人已经有好几万人了。1602年(万历三十年),有闽商阎应龙等人,向朝廷汇报说吕宋机易山有金银矿,每年可采金十万两、银三十万两,明朝廷当时正在国内四处开发金银矿,闻讯遂即命福建地方抓紧办理,福建于是派员往吕宋勘察,中国的探矿之举引起西班牙当局妒忌,两方争执遂起,华侨卷入其中。次年,冲突激化,有25000名华侨在冲突中被杀,更造成中国南方的对外贸易的据点由菲律宾的马尼拉撤退到本土的福建、澳门和广州。与此同时,当时的西班牙菲利浦二世又下令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的贸易税——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基于当时的“中国经济威胁论”,而当时的明朝廷鉴于对日海上战争刚刚结束,不愿再战,特别是考虑到需要保证西班牙白银的进口,所以不敢对自己的“主要货币供应国”动武,结果,只是在口头上对西班牙“议罪以闻”(用今天的话就是“表示强烈抗议”)应付过去了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韩毓海
编辑:
王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