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玩转权力控制游戏: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2009年07月02日 10:20《百家讲坛》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李世民君临天下23年,恩威之术施展得最典型的一次,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四月,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时李世民已经病势沉重,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太子李治叫到身边,给他交代政治遗嘱。在李世民的遗言中,主要提到的人就是李绩。

李世民对李治说:“李绩才智过人,但是你于他无恩,恐怕难以使他效忠。我现在把他贬黜到地方,如果他马上出发,等我死后,你就重新起用他为仆射;要是他迟疑拖延,你只能把他杀了!”

五月十五日的朝会上,李世民一纸诏书颁下,把时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绩贬为叠州(治所在今甘肃迭部)都督。

没有人知道在接到贬谪令的那一刻,李绩心中作何感想。相信他肯定有过一瞬间的震惊和困惑,然后就是一阵紧张而激烈的思考。

在皇帝病重、帝国最高权力即将交接的这一重大时刻,自己突然无过而遭贬,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绩不知道弥留中的皇帝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究竟是福是祸,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一切都取决于他当下这一刻的选择。也就是说:是散朝后直接离开长安、赶赴叠州,还是暂时回到家中、静观事态演变?

走还是不走,这是一个问题。经过片刻思索,李绩很快作出了决定-他连家都没回,连妻儿老小都来不及告别,径直揣上诏书就踏上了贬谪之途。

听到李绩当天就启程前往叠州的消息,即将登基的太子李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弥留中的太宗李世民也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李绩被贬当月,李世民撒手人寰。次月,李治即位。登基仅三天后,李治就把李绩擢升为洛州(今河南洛阳)刺史兼洛阳宫留守;半个月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同年九月,正式拜其为尚书左仆射。

至此,所有的人肯定都会为李绩当初所作的那个决定庆幸不已。

因为这个决定不但让李世民父子避免了诛杀功臣的恶名,而且也为高宗一朝留下了一位忠肝义胆的开国元老和辅弼重臣。假如李绩当初不是当机立断毅然离京,而是多一念迟疑、回家多耽搁几天,那么下面这一页辉煌历史,有可能就不会出现(或者不会这么快就出现)-

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李绩以75岁高龄挂帅出征,一举平灭了高句丽。这个曾经让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倾尽国力、终其一生都无法战胜的强悍小国,终于匍匐在了须发皆白的老将李绩的脚下,也匍匐在了大唐帝国的脚下!

此时此刻,唐太宗李世民倘若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因为他在临终前所走的最后一步棋,似乎仍然影响着他身后数十年的历史。

假如当初没有施展那一招先抑后扬、恩威并施的帝王术,李绩能否对重新起用他的新天子李治感恩戴德呢?假如没有贞观二十三年“乍落乍起”的人生际遇,李绩能否深刻意识到,只有在新朝再立新功,他才能福禄永固、富贵常保呢?如果没有这一切,李绩有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在75岁高龄创造出“平灭高句丽、鹰扬国威”的历史功绩呢?

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帝王术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绝对是不可小觑的,而它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有时候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者觉仁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