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北海中学前往内蒙古插队的部分知青合影。 (后期合成图片)
那一刻
1968年12月22日,各大报纸刊登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涉及1700万人、持续约10年之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此后大规模开始。
亲历者
北海中学(现北京四中初中部)1967届初中生马克印、林佩华、冯淑秀
1968年9月9日,北京站,北海中学初二学生马克印、冯淑秀、林佩华一同踏上了开往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知青专列。
1991年7月19日,北京站,林佩华带着自己的农民丈夫和两个孩子回京落户。上述三人中,她最后一个回到北京。
一去一回,三个北京人的命运就此改变。放眼更广的地域,知青,成了二十世纪最坚强、最炙燎人心的那个词。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坐在知青专列8车厢稍靠中间的位置,17岁的马克印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欢送人群。震天的锣鼓声,敲得他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是1968年9月9日下午。”马克印说,他始终记得这个日子。马克印当时是北海中学初二(7)班的学生,家住地安门内大街油漆作坊11号。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一个550平方米大小的两进四合院。
大约两个月前,学校军宣队的老师宣布了这个“可自愿申请去内蒙古插队”的通知。
马克印第一个报了名。之前还有两次上山下乡的通知,他也报了名,但没通过。“第一次是去黑龙江兵团,第二次是内蒙古牧区。(上山下乡)一开始很严,要查家庭成分,成分不好的没戏”。
这一次,17岁的马克印拿到了通知书。手持通知书,兴奋不已的他给班里所有男生看了一遍。
1968年,已是“文革”第三年。马克印说:“除了极少数人外,普通人的热情已锐减。大多数人都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我家庭出身不好,留在北京肯定没前途。”
“回想那一刻,我很高兴,也很兴奋。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当时觉得,插队,会让我的生活有一个新开始。”
绰号“小豆子”的林佩华,也坐在这节车厢里,距马克印只有两排。
她是北海中学初二(8)班的学生,家在德内大街刘海胡同。
出发前两个小时,身材瘦小、“啥也不懂”的林佩华,还在胡同里和邻居家小姑娘跳了一阵猴皮筋。直到母亲催她,她才擦擦脸上的汗水,往学校赶。
行李已在前一天送往北海中学,并由学校统一运往北京站;户口、粮食关系,也已提前办好,统一迁往当地。军宣办发了一些布票,够每人做一床被子。心疼自己的小女儿,林佩华的母亲把家里最厚的一床褥子也打进了女儿的行李。
冯淑秀坐在林佩华身边的座位上,她们是同班同学。冯淑秀家住西安门大街。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家中还有一个哥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一听就动了念头。反正要下乡,内蒙古还不错。”
冯淑秀后来的丈夫高为民,坐在她身后那一排。整个旅途中,因为不认识,两人没说过话。17岁少年高为民的心中也充满了憧憬。此前的红卫兵大串连,他和同学去南方转了一圈,现在想去看看北国风光。
坐在同一趟列车上的,还有马克印后来插队时的女友张娟(化名)。张娟是西城区社会路中学的初一学生,磨了军宣队好几天才破格报上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阳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