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地农民眼中的张艺谋:他画了世界上最大的主席像
2009年12月21日 13:42成都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张艺谋的一双球鞋

演艺界盛传,张艺谋有一怪癖,每次换鞋都会对旧鞋子鞠躬说“再见”。本文这双鞋不是出现在某个电影中的一个经典道具,而是张艺谋20年前曾经穿过的……

曾孕育出《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等众多电影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影视基地的“展览厅”里,最显眼的一个展柜放着一双已经破旧的球鞋。这双球鞋上面还有泥巴的颜色,鞋边已经有了破絮。这双鞋就跟其他很多明星曾经用过的道具放在一起,它不是出现在某个电影中的一个经典道具,而是张艺谋20年前曾经穿过的。

这双鞋其实是挖出来的,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在镇北堡拍完《红高粱》所需的场景后,张艺谋把穿烂的这双鞋埋在西北高原的黄土里,他发誓“影片不成功,将永远不走电影这条路”。《红高粱》最终一鸣惊人。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成立时,影视城老板张贤亮按照当时在场的人的指点,真的挖出张艺谋的那双鞋。放在这里收藏,是为了说明电影艺术家走的路也很艰辛,并无他意。

18岁那年

张艺谋=张台谋

张艺谋原名张诒谋,18岁那年,张艺谋作为下乡知青,来到咸阳的一个偏僻的村庄。在这里,这个喜欢画画的青年和当地农民一样拉车、起粪、种地、割麦。识字不多的农民们总把他的名字“张诒谋”念成“张台谋”。有一次,他画了一幅一人多高的毛主席像,农民们奔走相告:张台谋画了世界上最大的主席像。从此,他成了人们眼中的人物。

21岁那年,年轻的张艺谋来到了咸阳国棉八厂。公布栏张榜公布工种时,居然把张艺谋的名字写成了张银幕,当摸不着头脑的张艺谋去查工种分到那个车间时,看到前坊车间有一个张银幕,这就是口误加笔误,后来弄得大伙都笑,人家家里也不是放电影的,你给人家写什么张银幕?大家还说,这1971年9月的事情,也许天意如此,张艺谋竟真的和银幕结下不解之缘,而且成为了当今中国最富盛名和影响力的电影导演。

穿着破鞋

种出近百亩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第一部成名作,丰富的人生阅历,天生的艺术直觉,敏锐的时代眼光,成就了这个勤奋的幸运儿。在8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还只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这个时候,张艺谋在银幕上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当时,《红高粱》的剧本在电影厂遇到了争议。如果不及时播种影片中需要的百十亩高粱,张艺谋的拍摄计划就要落空。

为了完成电影的梦想,穿着这双鞋的张艺谋跑遍胶河两岸,亲自找到了拍摄地的县委负责人,批了5吨化肥,种了近百亩的高粱地。一开始把化肥给当地人,说领化肥到地里去吧,到地里去。每个老乡拉着架子车,把化肥撒到地里头。张艺谋还天天在地里转,给高粱除草浇水,对于化肥的施放,他也十分牵挂。连日无雨的时候,张艺谋带领众人挑水抗旱,终于天降大雨,高粱疯长成了一片雄浑。虽然原计划耕种的一百亩高粱地,真正成形的只有50亩。但在强烈的光影里,张艺谋的红高粱仍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崭新足迹

镌刻历史自我超越

虽然这双鞋被深深地埋进了黄土地,但在后来,曾经穿着这双破鞋的大脚,走出了高粱地,迈进了老宅院,踏过了大漠荒野,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走过中国大地的灵山秀水,也登上了无数的红地毯。张艺谋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跨越。《英雄》成功的市场化制作,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序幕。《英雄》在国内创下了2.5亿元的票房奇迹,还创下了亚洲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票房新高。已名列时代十大导演之一的他,在片场依然习惯赤脚胶鞋,大胆地走出自己创新的道路。创新也是他电影最突出的个性,从来没有一种类型能够定义这个风格多变的导演。不守本分的张艺谋,从不停止自我超越的脚步。艺术的足迹镌刻在更广阔的自然山水中,中国大地上,人的浪漫,被尽情地书写着。

演艺界盛传,张艺谋有一怪癖,每次换鞋都会对旧鞋子鞠躬说“再见”。功成名就的张艺谋也许永远也无法同西部影视城的这双旧鞋说再见,但在时代的华彩乐章里,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绽放的时刻,记得张艺谋银幕人生中,每一个浓重而美丽的脚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冰笛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