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知青精神世界的本质
2009年12月11日 10:54七台河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江浙知青接二连三回北方,原因有三:从岗位上退下来有了充足的时间;回到倾洒青春的北大荒追忆往事;看看第二故乡的变化。我是地域知青,没有他们千里迢迢远离父母的失落情感,但“锻造”的程序都是一样的。

知青下乡,是一个时代的行为错误,但从事物两面观看,阴差阳错诞生一个世纪的历史符号和时代精神,犹如不该发生的文革,之后突然让封闭的中国一下子悟觉经济落后的悲哀一样,并且由知青这个文化现象生衍出诸多社会重大课题,其影响和意义,非同小可。

知青下乡的思想蜕变,是首要的。脱离文化物质优越的都市,来到穷乡僻壤,形成反差和对比,使青春期的男女心理调整失衡,悲哀失望,当时的政治鼓动十分奏效,有效解决了畏难情绪,政治上的需求及选择,融合了两对矛盾,政治说教,几乎让知青一夜间“放下屠刀,立即成佛”。那一代知青品尝出政治的巨大威力,很少像现代一些青年,对政治无动于衷。

可以说,起初面对农活,知青显得束手无策,与娴熟农技的当地农民相比,知青是一张白卷,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知青开始暗下决心学习农业技术,磨镰割麦,弯腰薅谷,挥镐刨粪,后来自发的脑力体力劳动交换,让乡村课堂听到知青的讲课声,一部分知青被委任到赤脚医生、大队长、妇女主任、公社干部的岗位。知青和农民的关系开始融洽,知青以自己的艰难付出,得到农民的认可。

知青时代最伟大的成果,是弥补“种禾尝果”的劳动过程,体验人类最基本的农耕实践。在没谁会想到返城的当初,自觉不自觉锻造了任劳任怨的劳动品质,尊重农民,崇尚农耕,自食其力,这和有些五谷不分的现代青年相比,多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精神体验。由此,知青开始艰难的精神财富的积累。

残酷的环境和生活无助,促使知青忍耐力和人性化品格的形成。原始落后的农业操作,让肩不担担,手不提篮的城市孩子付出惊人的劳动量,从不适应到娴熟,从嫩稚的白肤到黝黑的脸膛,知青体验到疲惫和艰辛的全过程。边缘村落缺电少药,农具落后,知青不得已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独立打点缝补洗涮的日常琐事,与生俱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顺境被突然颠覆,知青贫民化意识增强,放下架子,与农民同苦同乐。

逆境中的知青,开始积淀自己的适应力和宽容度。内心厌恶体力劳作,又要身体力行,矛盾之间,择取适应,循序渐进,埋藏愤懑,劣质环境中,知青由无奈迅速转变为接受,早起晚归,粗茶淡饭,大自然绿色的明朗和农民兄妹的体贴关照,渐渐,对抗心理减弱,与农户之间交流增多,相互帮助,知情知暖,给予知青们体贴鼓励。今天回头看,当年知青的忍耐力,要比一些现代青年厚实得多。

初涉人生第一步,就与农民为伍,对知青平实憨厚性格和创业风范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知青的文化流涌入农村,与愚昧平实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彼此通融,兼收并蓄。在单纯的环境中,知青不受奸猾狡诈熏染,直率性体悄然形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劳而获之,多劳多得,这给以后知青进城独立创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知青时代是一个精神多元的时代,以现代评价模式对此评估,或以财富价值观判别,都很难诠释知青的精神本质。今天,一些人鼓励当年知青回乡再创业,不错,如果简单理解如何让他们倾囊捐资,这和知青的成长历史及回乡意念不相容,其实很大程度,知青重返故里,是履行精神价值的寻找,张看他们口袋内,是否会给故乡倾倒多少根金条,不现实也不明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