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2010年02月04日 13:07扬州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拍摄时间:1972年春

  拍摄地点:滨淮农场翻身河大堤

  照片人物:马利利(前排中)和她的学生们

  扬州网讯 1969年3月,马利利插队滨淮农场,不久成为连队小学的老师,带给农场孩子正规的教育。如今,当年的孩子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969年3月8日,我作为1968届初中毕业生,与1400多名扬州知青一起,浩浩荡荡开进了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滨淮农场插队。

  我被分在兵团二师九团二十六连。连队有所小学校,学生主要是本连队和附近连队的老农工子女,总共20多人,分布在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每个年级平均只有五六人,都在同一教室上课。老师上一个年级的课,其他年级的同学做作业。

  农场的孩子们每天除学习外,还要完成父母布置的家务。许多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来回两趟,要走几十里路,他们每天除了背书包,还要背个竹筐,带上镰刀,放学回家的路上,要在田埂边割几十斤青草,背回家喂牛羊兔。

  我出身于教师世家,父母、叔叔、姑姑等多人都是大学、中学的名师,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接受的教育很正规,因此,经过农场两年艰苦的劳动锻炼后,我被选拔为连队小学的老师,从一年级教到四年级,主要是语文、数学,同时被选中的扬州知青还有孙晓如、杨宏祥。

  连队小学其实只有一间20平方米的简陋教室,没有老师办公室,老师批改作业、写备课笔记只能伏在知青宿舍的木箱上。教室的地面是坑洼不平的黄泥地,窗户破烂不堪,甚至不能遮风避雨,课桌吱呀作响,而学生坐的板凳都是自己带的。

  小学原来的老师都是当地人,只能教学生写方块字,不教拼音,没有音乐、舞蹈、体育课。我们知青担任老师后,不但教正规的拼音,还带领学生们上体育课,教唱歌跳舞,甚至组织排演文娱节目,参加农场的各项活动,为封闭的海滨农村带来了欢乐和文明。

  弹指一挥间,近40年过去了。上月22日,农场当年的14名学生从全国各地来扬,看望我们3名老师,当年的毛孩子已成长为机关干部、企业老总等,他们说,农场职工整体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周边农村,这与知青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老照片由王家林提供) 讲述马利利 整理 记者 刘峰生

老师   学生   知青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峰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