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王秋琴:我能理解毛主席对年轻人的希望(图)
2009年12月01日 10:15山西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王秋琴(左三)与女知青在一起

人物档案:

王秋琴,女,1950年生于北京。1968年从北师大附中高中毕业,同年插队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北场村。1975年考入山西大学外语学院,1978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王秋琴老师在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本来就代课多,这几天又赶上要参加研讨会,所以特别忙。不是要上课,就是要参加会议,因此让她抽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就特别困难。

12月12日晚下课后,王老师在家里接受了记者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知青的生活是痛苦的,她说:“现在想起当时的苦,都会哭。”但是,记者听到的却是她在痛苦中所得到的锻炼,感受到的更是她积极的人生态度。

背着父母把户口转到了山西

1968年8月的一天,北师大附中来了山西忻州的军代表,军代表向同学们做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动员。听完报告之后,王秋琴就报名了。回家和父母一说,母亲不愿意。王秋琴说:“父亲是一个单位的书记,母亲是工人,后来还当上了车间主任,他们的思想也比较先进。母亲不愿意也不是不同意,只是舍不得我走。”王秋琴姐弟4人,她在家排行老大。

那时,王秋琴是班长,也是团员,什么事都愿带头,凡事都要争个先。而且,毛主席说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所以有主见的她决定响应号召,到农村体验从未有过的生活。

于是,她一个人跑到派出所,偷偷销了北京户口,将户口转到了山西。办完之后,她才告诉父母,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父母没说什么。

再也不会被困难吓倒

1968年9月3日,王秋琴和同学一道,乘火车来到了山西忻州。紧接着她被分配到了忻府区北场村。

第一次来到荒凉的农村,王秋琴没有悲哀,反而很兴奋。农村都是她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这里远离父母,又有同学相伴,所以她觉得“特好玩,特自由”。但农村生活毕竟是艰苦的。“那时,我完全一农民,农民干的活,我都干。”白天干完农活已经很累了,但“我要从艰苦中享受快乐”。晚上,他们就组织宣传队表演节目。唱革命歌曲,跳当时流行的舞蹈。自己高兴,农民也欢迎。闲下来的时候,他们就捧起书本,读书学习。王秋琴说:“在农村的那段时间,特艰苦,苦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哭。但那段时间也很充实,积累了生活经验,磨砺了生活意志。”

1970年夏天,王秋琴和另外一位女生到煤场拉煤,回来时遭遇大雨。推着小平车两人飞快地走着,想尽快赶到回程必经的一个涵洞下面避雨。将至涵洞的时候,远处的老乡喊了起来:“不能走那儿,不能走那儿……”王秋琴也没太弄明白怎么回事,扔下平车就跑。扭头再看,洪水来了,正流过涵洞越涨越高……

王秋琴说:“我们特没生活经验,农村的这种苦锻炼了自己。年轻时吃点苦不是苦,它可以改变一个人整个的人生态度。经过这样的苦,以后就再也不会被困难吓倒了。所以我能理解毛主席对年轻人的希望。”

鼓励学生也到基层锻炼

王秋琴是北场村知青点的负责人,1970年,北场村知青点被评为先进知青集体,她当上了村里的妇联主任。

1971年,忻州的知青开始分配工作。本来王秋琴有分配到县供销社当售货员的机会,但她让给了别人。她说:“我是负责人,机会得先让给别人。”直到1974年,村里的知青差不多走完了,她才调到县里知青办。

1975年,经过县里选拔,王秋琴考到了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又留校任教。自此再没离开过山西大学。

国家政策允许知青返城的时候,王秋琴都没有动过回北京的念头。她说:“作为老师,主体是学生,我喜欢和同学们呆在一起。反正是教书育人,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在哪儿都一样。”

现在,王秋琴是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讲授外国文化。作为骨干教师,她代着毕业班的课程。课程讲授之外,她总要告诉同学们:“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大西北、到基层,你们应该去锻炼锻炼,这对你们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

毛主席   知青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