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于文坚:知青见闻二三事
于文坚,1968年下乡到内蒙古凉城县崞县窑公社侯家窑村。1973年在内蒙古师院外语系,1976年到包头任英语老师,1980年回天津。
1970年同村的知青回内蒙古时于北京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留影
1968年9月,去黑龙江克山兵团与内蒙古下乡插队的同班同学分别留念,下乡前两天摄于东沽
1969年自内蒙古返塘沽探亲,同班老同学合影
作者来信:
你们好!
关于知青下乡运动的话题,我认为从时间上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一 1968年之前的知识青年,是有文化的自愿到农村或五大兵团去的一代人,其领军人物是侯隽。
二 1966年——1976年的知青是:
1.时代所迫(必须下乡)
2.不自愿去农村或五大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 内蒙古 甘肃 新疆 云南
3.无教学大纲上应学到的知识
4.无领军人物
三 1976年国家政策改变之后下乡的知识青年。
1966年——1976年的知青身份又分为
1 纯农民(靠天吃饭)
2 有月薪的兵团战士
有着丰富经验和历练的是靠天吃饭的纯农民知青,在农村生活了五到十年后,回到故乡,他们得到了人们的怜悯,却得不到社会的怜悯,下岗,下班,回家,养老。如今他们之间的大部分人,对当初农村艰苦生活的回忆,变成了对农村的感激之情,毕竟他们是吃自己种的农村粮长大的。
在丢失了自己最美妙青春年华的那一片土地上,他们正在低头寻找着那逝去的时光:美丽的月色多沉静......
Thanks & Brgds,——remanyuee/蛮汗山人(于文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于文坚
编辑:
刘延清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