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鸿德:无雕琢的脚印(第一章)
2009年05月06日 16:59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妈妈为我流泪了

我把我去东北的消息告诉了我妈,我妈的脸上立刻就罩上了一层阴云。可有什么办法呢,我弟弟是67届毕业生,也面临着毕业分配,都在家里耗着,也不是个事呵。

该转户口了,一天中午,我跟我妈要户口本,我妈什么也没说就拿给了我,很容易就在海淀办事处办好了迁移手续。等我回到家里,我看见我妈的眼睛红红的,她肯定是哭过了,因为在我们家里我妈最喜欢我,我真没想到这件事对我妈的伤害那么大。从今天起我就不是一个北京人了,"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去千里迢迢,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北京呢?

那时候,我自己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在把户口迁走已后,我就加紧了学习,学习毛泽东思想,"青年运动的方向"作为一个青年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到农村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可靠的革命接班人。而且我小时候就有一个理想,长大已后当一名作家,我知道农村的生活时火热的,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李准,赵树理,周立波的小说对我影响很大。我也想写一部这样一本小说,后来我还真动笔写了一些,不过没完成。农村是苦,但不吃苦又怎能成人呢。我还找了几本地理书,仔细研究了三江平原的地理概况,经济作物及水利等等。书中写到:三江平原属冲击平原,沉睡千年,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如果能将水利搞上去,比将对祖国有更大的贡献。我当时想,到那以后一定先到县委,仔细的看看那的地图,为那的水利建设出一把子力。

晚上我还会去未名湖畔散步,躺在软绒绒的草地上,任思绪尽情驰骋,拿着锄头走在一望无际的北大荒,或者分到军马场,在蓝天下纵马奔驰;开着拖拉机翻出黑黝黝的土地;一大群知识青年,热火朝天的生活,跟在学校下乡劳动差不多。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要是真分到了工厂,周围是一群老气横秋的工人师傅,还不如在到北大荒去呢。

罗曼啼克的想法包围着我,我好象认为这是我最好的选择了,义无反顾,换个金山我也不要。我有这个习惯,只要自己决定的事,决不后悔,而且会津津乐道,欣赏自己当初的选择 。

发了纪念品,编了小组,我是组长,副组长是李京慧。我们组的男生有:李生平,姜大为,田瑞华,丁孝康,薛金田,钟其九;女生有:潘晓明,李纯,于华等等。

我妈这几天一直很难过,我等于是我们家第一个参加工作的,我哥哥,姐姐虽然都大学毕业了,但还没分配工作,我妈又最喜欢我,当然是最难过的了。当时住在我们家对面的刘宝成,常到我们家来,他跟我哥哥是同一届的大学毕业生,他读的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常来开导我妈:853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农场,我也说:北京是留不住的了,既使分到天津也是一年一次探亲假,去东北也是一年一次探亲假,其实是一样的。

后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末回事。

自从决定去东北之后,我的信心一直非常坚定,而且越快越坚定。

寿延生,弓麟都去了北大荒,吴秉华骗了我们,他根本就没报名,而且后来更是闭而不见,到现在我也再也没见过他。

临走的前几天,我和刘庆中,郑春生三个人用一辆平板三轮把行李送到学校,我们都是十九中的,比我低一届,又都毕业于成府小学,住的也不远。就在这一天,学校又不让丁孝康,田瑞华去东北了,因为马云偷东西,他们打了马云。73年回北京才见着丁孝康一次,田瑞华参军去了一直也没见过面。

一切停当,就准备开拔了。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毛鸿德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