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坚信只有威权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
2009年06月22日 18:2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辛亥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是各省对北京要求增加权力的反应。革命后,那些仍然相信在中央集权下统一的人,对有人把联邦制推向极端感到震惊。官僚政治的、财政的、立法的甚至军事的自治,被大多数省政府广泛采用。争论使人们相信,联邦制会削弱国民政府的力量,中国处在具有掠夺性的帝国主义世界中,只能从根本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强调政党和议会的重要性的人,不一定就赞成联邦制,尽管主张自由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那些人,比如宋教仁,认为同省自治的捍卫者结成同盟,赞助他们的某些要求,在策略上是有利的。)

在任总统的最初几个月里,袁世凯不得已而默许省自治,但对省自治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耐烦情绪。1912年7 月,他同意确认各省在职都督职位的提案,这些人并不是靠他才当上都督的。他虔诚地恳求他们同政府合作。同年秋天,他试图行使任命各省文职官员的权力,没有取得多少成功。这种努力,一般都被当作是对省的内部事务的干涉,而经常遭到抵制,有时抵制是激烈的。11月底,他在要求省当局任命县知事须呈北京批准时,悲哀地指出,《临时约法》赋予了他任命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对此没有什么可察觉到的反应。

他为了确立北京在各省内的作用而提出的立法提案,在临时国会中不受欢迎。1913年1 月,他利用国会因选举而实际上休会的机会,颁布了省政府的组织章程。接着而来的是抗议总统专横的风暴。袁在担任共和国职务的第一年中,为重新加强中央权力而采取的低调行动,大都受到阻挠。北京的国库因来自各省的税收不足而相应地遭受损失。

清朝这位伟大的改良主义官员,作为总统,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适应民国分权的、自由主义的环境。民国的社会松散,以及在实践中对他的中央政府施加的过分限制,使他感到生气。国民党1913年初在选举中取得的胜利,使他面临权力被进一步限制的前景,甚至达到要他下台的地步。立宪政体、选举和省自治似乎都在迫使他退却。

如果设想一下袁世凯这位伟大的、创造了改良奇迹的实干家的感受,就会体会到他为了中国的振兴而做的努力都被各省的抵制和国会的阻挠而失败或难以进行的那种愤怒的心情。他认为他是为了救国,而这些人则为了私利反对他的计划。这怎能不使他愤怒呢。

四、重建中央权威和独裁统治

面对这一切,袁世凯没有退却,而是准备战斗。

正如英国公使朱尔典6 月初同总统进行了长时间谈话后所报告的那样,“袁已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各省统一……”。实现这一目标符合袁及其政权的利益;而袁可能争辩说,而且确实有说服力地争辩说,松散的联邦使中国处于衰弱的、无防

御的地位。

这种立场所具有的吸引力,在袁的随从人员以外也有影响,并有助于孤立激进分子。国民党以外的主要政党都支持中央集权的政策。少数都督不是其任职省的本地人,他们对全国水平上的同盟者颇感兴趣,因而可能同袁合作,因为袁反对省自治的各种极端形式。

湖南出生的云南都督蔡锷,看来就是一个实例。不到三年之后,蔡成功地领导了对袁政权的一次进攻。可是在1913年,他拥护中央集权的全国性政府,同袁合作反对革命党人。有些都督不是国民党员,但统治着亲国民党情绪相当浓厚的省,他们在开始时也可能欢迎袁的干预。湖北的黎元洪、四川的胡景伊就是两个例子。

袁世凯自民国元年起,他就牢固地掌握了北京的官僚机构,无论是文职的还是军队的。北京的这个官僚集团还不是后来官僚军阀年代垂头丧气的一群。一种使命感把袁的政治机器凝聚在一起:给国家带来有效率的行政统一,这个目标看来既是可以达到的,也是合乎需要的。

袁反对二次革命领袖的政治立场,在国内得到相当程度的支持,除此之外,袁还拥有一个优势:外国的支持。外国列强的关心是一种混有灾祸的幸事,因为它附有许多条件。列强普遍对袁抱有信心,相信他能最好地在中国维持符合他们利益的秩序,而这种信心也正符

合袁当前的需要。他们确信,袁能够不顾宪法,无视国会,签订“善后大借款”。因“善后大借款”而得的收入,在其持续期间,给了袁胜过他的对手的巨大优势。他不仅可以收买到叛变了的国民党国会议员的支持,而且还可以收买到自治的军队司令官的支持,比如山东的张勋——袁的对手也在争取张勋,不过没有成功。进一步说,有了这些资金,袁自己的部队发军饷的能力就有了保证,这种状况对士气是有好处的。这次借款在金融上、政治上的代价甚高,但在军事战役前夕,拥有大量现款的优势是充分的补偿。可以公正地说,银行团为袁战胜国民党领袖提供了资金。

英国有一个信念: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会在贸易上竭力迎合英国的实力,并能最好地保护在中国的外国人及其利益,这是一个老信念了。这个信念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以后。因此,在华的英国外交官、银行家以及英国外交部都特别热衷于支持袁,他们熟悉他。二次革命期间,中立和不干涉的界限经常遭到破坏。最富戏剧性的是,英国作出安排直接向中国海军在上海的舰只拨发“善后大借款”的现款,以保证他们拥护北京。汇款是及时的。第二天革命党人对上海军火库的进攻,被中国战舰的炮火所挫败。

袁建立他的独裁统治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军事上占领中国的广大地区,袁的军队以前被排斥在这些地区之外。战胜二次革命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在打败了革命党人之后,袁得胜的军队不仅继续留下来,而且还伸展到许多没有真正参加起义的省。最后,除六个省外,所有内地省份都这样被占领了,剩下的六省——大都在边远的南方,人口不到全国的1/4 ——也受到胁迫,省的领导只得遵照袁的方案办事。而军事占领只不过是重新改组的总体计划的最初步骤。因此,第二个阶段就要铲除辛亥革命以来盛行的省自治在行政上的表现形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