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内地城市工人生活研究——以成都为例
2009年04月28日 23:35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工人们的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甚而长至12小时,其平均工作时间为10小时30分,其劳动时间之长,工作之艰辛可见一斑。而工人们如此辛勤地工作所换来的工资待遇却是十分低下的。上表中也有统计,工人们的平均工资尚不及8元。而1931年成都市食米的平均价格维持在每石30元左右,由此可见工人工资水平之低微[8]。虽然工人们多由资方供给膳食,或许亦为工资的一部分。而从当时的印刷业调查中可知,“伙食普通多每日两顿,三顿者,仅有一二家”,由此可见,此部分回报实为有限[9]。而根据1929年上海市社会局对全市21个行业中285700名工人工资的调查,其中男工平均月工资为17。52元[10]。又如1930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对全国29个城市工资调查,男工每月平均工资为15。43元[11]。可见成都工人的工资水平不仅远低于上海等发达地区,甚而还低于全国各城市的平均水平。虽然成都地处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的四川,物价水平较低,然1932年间,一名成都平民“每日生活费,亦在三角以上”[12],以一家四口计,以成都工人的工资水平,单凭其一人之力显然是难以养家糊口的,因此,普通工人家庭不得不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人口的收入来勉强维持,同时,由于收入的低下,一般普通工人家庭往往不得不让未成年的子女去当童工、报童、小贩,甚而从事苦力劳动。在1939年所进行的成都市牙刷业工人调查中,年龄在14岁以下者占了总人数的52。48%[13]。这主要是因为包括工人家庭在内的广大下层劳动者家庭出于生计的需要而不得不把年幼的子女送去当学徒。而1932年的成都《平报》更曾报道称市内各人力车公司多招用幼童出外拉车,最小者只有10岁,故市政府特训令工务局,严禁15岁以下之幼童拉车,违者则会追究各公司,以维人道云[14]。工人阶层生活之艰辛跃然纸上。

此外,工人们还要面临着失业的威胁。如据成都《新新新闻》1935年的记载,当年入春以来,成都商业极其疲滞,手工业多紧缩范围减少雇工,工人失业者甚多。棉织与丝织两业失业工人已达五千人以上,缝纫业失业亦不下四五百人,其他如染房街之骨货工人,东御街之铜货工人,亦多无工作可作,铁路公司三倒拐鞋铺,全街铺户一百余家除学徒外,雇用工人不及十人,由此可见一斑,其他行业工人失业者更不知若干[15]。由于其时成都工商业发展的不景气,商号、工厂之裁员与倒闭时有所闻,工人们亦自是朝不保夕,时时面临失业的危机了。

三、工人家庭生活

工人们的家庭生活也相当困苦。如前所述,工人收入的低下决定了他们的家庭规模不会过大,且生活是极其贫困的,其家庭的消费水平也是极低的,“他们的工作不外乎求温饱而已”[16]。

家庭规模通常指家庭人口的容量。据1928年内政部的调查,21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户规模为5。14人[17]。另一方面,“经济收入状况是决定家庭结构和人口多少的一个主要因素”,收入相对低下的工人等城市社会阶层的家庭规模也就相应较小[18]。据近代社会学者的调查,中国几个主要都市中贫民家庭的平均人口都在4-5人之间(注:根据《成都市牙刷工业与工人生活概况调查》中对其时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都市中贫民家庭的相关统计可知。)。成都工人家庭规模也大致如此。

1934年成都市劳动负贩界之人口数目与家庭大小表

业别      小贸  车夫  棉织  长机  成衣  理发  木工  泥工  金工  饭食  茶工  平均

平均每家人口  4。5  3。1   7。6   7。2   4。7   5。1   3。6   3。3   8。1   6。6   3。2   5。18

平均每家成年  3。5  2。45  6。46  5。83  3。66  4。26  2。82  2。63  6。20  5。37  2。52  4。15

男子单位数目

(资料来源:杨蔚:《成都市生活费之研究》,第8页,第1表,金陵大学农学院出版研究丛刊第五号[19]。)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映涛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