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有思潮原来只不过是社会中众多想法里的几种平凡的想法。它们能够成为社会中被注重的思想力量,大约就都是人们基於对社会、国家或者对於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认同,经过选择的过程而造成的。
尤其,当人们面对新局面不能不反省和重新抉择时,人们为了找出处理新局面中各种问题的方法,总是不能不在所有可见的众多想法中去找出一样想法,做为自己处理问题的基础。一个在众人思辨争论之後,共同选取和同意的想法,常能在社会中表现出它的力量,这就是「思潮」。
我国近代史上思潮的形成,正是爱国者在感受到近代中国史的悲剧後,经由或多或少的反省,依照各自的认识和不同层次的觉悟,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这些力量,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有激进的,也有调和的。它们的不同,正代表了做为过渡时代的意义。
三民主义就是在这个时代的思潮中经由先生的培育和处理而发展出来的。显然,就如没有看清同时代人物的形象,我们将难以真正认识伟人的伟大。为了便於以後认识和把握三民主义的形象,所以我们把同时代原来颇为纠缠的思潮;区分为保守、激进和调和三种来叙述:
保守思潮
首先应该指出的,在历史事实的发展中,「保守」并不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形容词」。尤其,对於一个发展已经十分完美的社会,其中「保守」的意义,并不就表示停滞和消极。它所表现的往往是对於文化,对於政治、经济及社会体制的守护。是每个社会组织和制度充分发展後,都会产生的惯性定律。然而,也应指出,保守思潮对於历史发展的变化,也确有其停滞和贻误的可能;以下,就把所谓「保守思潮」,尽量用客观的态度来叙述:
甲、礼义立国说:前面已提过,我国传统中有泛道德主义的强烈倾向,并且有「德治」的理想;在时代思潮中,正可以用同治初年,新政开始时,士大夫的「正论」和「至理名言」来认识。当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压迫中国,部份知识份子主张学习西方技艺时,「正论」的士大夫们就以传统的「仁者无敌」、「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这类观念来阻碍当时自强运动的开展。
乙、中体西用说:这是一个偏於玄妙的观念;它是在承认了「礼义」已不足以立国後,保守的知识份子所提出的主张。细看之下,我们应可以感到它和前述「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相关性。它引用了传统中「体」与「用」、「道」与「器」、「本」与「末」的观念。其中隐含了传统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不器」、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认识,它相当表现了当时知识份子对於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情。
在戌戊变法前後,这个观念极具力量,当维新派指出「道」、「器」不能分立,而倡「中西融合」以及「道应随器变」的主张以推动较大幅度改革时,这派保守的主张则以「若全不学为学为政本末‥‥直似正须中国一变而为外洋政教风俗,即可立致富强,而不知其势小则群起斗争,召乱无已‥‥」的说法来反对大幅度的改革。
丙、精神文明说:这是保守思潮随时代而转移时,在五四前後才形成的观念。它包含有东西文化二分与排斥的观点,缺乏近代「文化相对论」的认识。这一派保守人士,即将西洋文明指为物质文明,把传统文化肯定为精神文明,往往其中也仍涵蕴了精神「高超」过物质的认识。它的根据,在前述的「中体西用」说传承和转化以外,主要的应该是受到第一次欧战後,欧洲哲学界经由欧战的残酷而自责的影响〈注2〉。这种西方学者对於西方科技文明的怀疑和不满,成了当时这种精神文明说有力的反证。
简言之,在整个保守思潮的发展中,我们由三民主义推动社会发展,并且正确评估民族文化价值时,我们应可发见保守思潮,一贯地有急於肯定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的倾向;似乎缺乏充分地反省;在巨大的变局中,究竟需要些什麽?以及如何发展出什麽,以增强社会应付变局的能力?
然而,值得一提的,这个思潮到民国二十四年所发展成的「本位文化建设」主张〈注3〉,已显示出了保守思潮正由对於传统文化消极的阐释和防护,转而注意到社会「此时此地的需要」,强调「建设」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为原来保守思潮的方向,只示了较为理性的和发展的而非停滞的道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蔡信
|